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生史观的精神内核与性质归属——国民党理论界探讨三民主义本体问题之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生史观的精神内核和性质归属是国民党理论界探讨三民主义本体问题的第二个层面 ,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仁爱说、生存技术说和心物合一说。这三种代表性观点彼此之间存在分歧 ,且均与孙中山民生史观本义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决定了其形而下的三民主义要成为天下“共信”的困难性。
作者
张军民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所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89-94,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民生史观
精神内核
性质归属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张军民.
国民党理论界寻找“共信”的一次尝试——《新生命》月刊讨论三民主义本体问题述评[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86-92.
被引量:2
2
孙中山著..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96.
3
贺渊著..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25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2
邵铭煌.《新局势,再出发:北伐后期的(新生命)月刊》[J].近代中国,:71-71.
被引量:1
3
周佛海.《三民主义的本体》[J].新生命月刊,:3-3.
被引量:2
4
闫伯伦.《三民主义的本体论》[J].新生命月刊,:5-5.
被引量:1
5
章天浪.《再论三民主义的本体》[J].新生命月刊,:17-17.
被引量:2
6
章天浪.《三民主义的本体问题》[J].新生命月刊,:1-1.
被引量:2
7
《再论三民主义的本体》第23页.
被引量:1
8
周佛海.《三民主义之理论的体系》第1章第2节.
被引量:1
9
金鸣盛.《民生史观及三民主义的本体问题》[J].新生命月刊,:11-11.
被引量:2
10
周佛海.《三年来之本刊》[J].新生命月刊,: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郭辉.
三民主义思潮研究述要[J]
.中国文化研究,2015(4):115-1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8
1
王志连,郭春旺.
三、四十年代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2):25-33.
被引量:5
2
李萍,柴渭.
论抗战时期民盟的政治思想[J]
.党史文苑,2004(4):100-102.
被引量:2
3
朱高正.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互动[J]
.中国社会科学,1999(6):47-61.
被引量:26
4
陆剑杰.
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哲学研究,1999(11):22-31.
被引量:16
5
关志钢.
新生活运动“复古论”析[J]
.江汉论坛,1998(11):20-23.
被引量:10
6
曹艺.
新生活运动和国民精神总动员论析[J]
.民国档案,1999(2):97-104.
被引量:10
7
许纪霖.
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J]
.开放时代,1998(4):13-20.
被引量:24
8
章清.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趋向[J]
.史林,1998(1):37-50.
被引量:7
9
陶鹤山.
关于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6,33(2):91-96.
被引量:6
10
陈廷湘.
论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J]
.抗日战争研究,1996(3):178-19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张太原.
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述评[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2):60-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太原.
学术演进和时代变迁视野下的革命史研究——从“新革命史”的提出和讨论谈起[J]
.近代史研究,2022(3):142-151.
被引量:8
1
寇淑芳.
试析国民党理论界对孙中山民生史观精神实质的探讨[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6):49-51.
2
王前.
“心”──“象”──“术”(一)─—中国传统思维的一条主线[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4):91-94.
3
李成保,姜纪垒.
论孙中山民生史观形成的三个维度[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1):27-31.
4
颜文强.
孙中山民生史观与毛泽东唯物史观比较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12):72-76.
被引量:2
5
王淼.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3):9-13.
6
耿明俊.
略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J]
.学术交流,2007(7):176-178.
被引量:5
7
马德坤.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理论界,2009(7):91-93.
8
黄展骥.
“悖论”的答复与补充──矛盾的形式与内容[J]
.人文杂志,1995(1):42-45.
9
杜辉.
费尔巴哈社会历史观的方法论述评[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3):48-52.
10
申正.
试论孙中山在历史观上的困惑[J]
.北方论丛,1986,0(5):17-19.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