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增进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防止误诊并为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布鲁氏菌病发病人群主要为30~60岁青壮年,多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8月,其中4—5月为发病高峰; 急性、亚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32例,占72.7%)、乏力(29例,占65.9%)、骨痛及关节痛(31例,占70.4%)、多汗(13例,占29.5%)、淋巴结肿大(13例,占29.5%),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有上述症状的分别为7例(63.6%)、5例(45.4%)、6例(54.5%)、6例(54.5%)和5例(45.4%); 与急性及亚急性患者比较,慢性患者胃肠道症状、肝脏及脾脏受累、泌尿生殖系统受累几率大大增加,局限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损伤通常较为严重且集中,临床表现以骨关节损害(4例,占66.6%)、胃肠受累(3例,占50.0%)、发热(3例,占50.0%)、淋巴结肿大(2例,占33.3%)等为主。结论布鲁氏菌病在临床上表现较复杂,临床医师应加强认识,避免误诊及疾病慢性化。
出处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5年第3期92-94,共3页
Bulletin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