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毛姆与张爱玲的性别意识对比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毛姆和张爱玲相似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情感生活以及两位作家分别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决定了他们作品中对异性的贬义性书写。毛姆笔下的异性书写大都是负面的,他作品中的女性常以荡妇或伪善者的形象出现。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丑陋的男性形象的刻画彻底颠覆了传统对于男性神话的书写。造成他们性别意识的成因分别为不幸的童年、不幸的情感生活以及思想史语境里的阐释。
作者 郑素华
出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0-124,共5页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4C06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8

  • 1[2]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M).台湾:大地出版社,1978. 被引量:1
  • 2[4]俞亢咏译.毛姆随想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3林以亮.张爱玲语录(J)[J].台港文学选刊,1987,(4). 被引量:1
  • 4[6]泰德·摩根.毛姆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5[9]毛姆.总结(M).台湾:志文出版社,1977. 被引量:1
  • 6[2]周煦良.刀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 7[英]威·萨·毛姆(W· Somerset Maugham) 著,刘宪之.毛姆小说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 8骚·毛姆,周煦良.论小说写作[J].世界文学,1981(3):228-23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