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边界调整与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1950年到2013年,全球城市人口从7.46亿增加至39亿,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4%(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在全球范围城市化总体进程加快的历史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奇迹式”增长,1978~2013年期间,年均增长率高达9.8%,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
作者
张学良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城市边界
综合承载力
城镇化
世界城市化
调整
城市人口
1950年
年均增长率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24.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68
1
李伯重.
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100-105.
被引量:163
2
顾朝林.
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
.地理研究,2015,34(4):601-613.
被引量:125
3
藏波,吕萍,杨庆媛,王金满.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
.资源科学,2015,37(2):272-279.
被引量:14
4
于新娟.
也论“长江三角洲”——兼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06,21(1):186-189.
被引量:4
5
李百浩,彭秀涛,黄立.
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J]
.城市规划学刊,2006(4):84-92.
被引量:63
6
吴松弟.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J]
.浙江学刊,2006(5):25-35.
被引量:16
7
宁越敏,李健.
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与战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09(5):8-14.
被引量:35
8
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由来和发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09,24(10):8-11.
被引量:3
9
杨建军,周文,钱颖.
城市增长边界的性质及划定方法探讨——杭州市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实践[J]
.华中建筑,2010,28(1):122-125.
被引量:38
10
钱运春.
论浦东模式[J]
.上海经济研究,2010,22(8):87-9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刘凝.
2015年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2016(9):138-141.
被引量:1
2
穆飞翔,蒲春玲,刘祥鑫.
基于GIS的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4):108-115.
被引量:8
3
刘雅媛,张学良.
“长江三角洲”概念的演化与泛化——基于近代以来区域经济格局的研究[J]
.财经研究,2020,46(4):94-108.
被引量:11
4
张学良,吴胜男.
“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探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3):132-14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邓慧慧,潘雪婷,李慧榕.
城市群扩容是否有利于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县域的经验证据[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3):32-47.
被引量:16
2
罗善斌.
大明山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探索[J]
.绿色科技,2018,20(15):191-192.
被引量:1
3
李恒心.
基于信息技术的村级土地资源规划监测系统[J]
.信息技术,2018,42(12):152-156.
被引量:2
4
王跃,陈德超,伍燕南.
苏州中心城区空间开发边界遥感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1):63-67.
被引量:4
5
尚媛.
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动态监测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9,34(2):27-31.
被引量:1
6
鲁春阳,文枫,袁晓妮,腊梦,郭晓冰.
基于GIS与AHP法的河南省经济格局时空分异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9):206-211.
被引量:2
7
何宗菲,於家,陈芸,温家洪,尹占娥.
城市建设用地的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20,42(3):558-569.
被引量:5
8
姜祎,窦燕.
干旱区绿洲城市边缘区识别及空间演变研究——基于POI数据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8):81-89.
被引量:7
9
张伊娜,牛永佳,张学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边界效应研究——基于城际消费流视角[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5):1-13.
被引量:10
10
王华.
新形势下长三角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构建[J]
.科学发展,2020(11):65-72.
被引量:11
1
张惠强,黄跃,魏劭琨,赵蕃蕃.
合作让利推进城中村改造[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5,0(23):89-90.
2
聂日明.
谁能决定城市边界[J]
.新民周刊,2013,0(49):13-13.
3
黄薇,肖晓锵,陈杰.
如何对低效用地说“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土地,2014(4):29-31.
被引量:4
4
刘兴政.
城市边界——关于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8):60-65.
被引量:9
5
李志勇.
若非“三不管”哪能“没水吃”[J]
.乡镇论坛,2012(2):18-18.
6
阎炎,苗阳.
存量,让城市“内向生长”[J]
.中国土地,2014(4):26-28.
7
揭筱纹,尹超.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城市边界研究——以四川省为例[1][J]
.决策咨询,2014(1):48-51.
被引量:1
8
诸大建.
重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自然资本新经济与中国发展C模式[J]
.探索与争鸣,2015(6):18-21.
被引量:6
9
陈勇,艾南山.
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4):35-41.
被引量:56
10
冷蓝.
救助金“睡大觉”是谁的失职?[J]
.时代金融,2014(2):11-11.
探索与争鸣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