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豫西地区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油用牡丹在孟津县的生长表现,从选地、育苗、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各地的油用牡丹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
董利君
机构地区
河南省孟津县园林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95-95,共1页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685.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李嘉珏.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2
梁莉,李刚.名茶栽培技艺与欣赏[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3
赵海军,赵飞.DB37/T547-2005芍药切花[S].济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7
1
宋晓梅,桂和荣,陈兆炎.
安徽沿淮地区潮土理化性质及低养分机理研究[J]
.安徽地质,2004,14(2):131-135.
被引量:2
2
洪梅香.
应用AHP-GEM模型分析菏泽牡丹产业竞争力[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708-1711.
被引量:5
3
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
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2):180-184.
被引量:90
4
王芸.牡丹籽油营养成分及功能作用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被引量:1
5
高婷婷.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储藏条件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被引量:5
6
王志坤,付巧玲,宁福政,王恒旭,胡永华,赵波.
洛阳牡丹立地地球化学特征[J]
.物探与化探,2008,32(1):75-78.
被引量:7
7
崔红莲,左贵彬.
菏泽牡丹、洛阳牡丹与兰州紫斑牡丹在牡丹江市引种应用对比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10(2):40-41.
被引量:1
8
丁行潮,姜爱霞,王琳霞,李望.
山东省土壤酸碱度图的编绘及其地理分布规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5(4):80-86.
被引量:4
9
孙文姬,简桂良,刘秀兰,范朝双.
山东菏泽地区牡丹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1999,29(2):177-180.
被引量:23
10
杨瑞先,刘萍,方站民,李健恒.
牡丹病害研究现状及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11):138-143.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8
1
DTS公司及其技术背景[J]
.家庭影院技术,2000(6):35-36.
2
韩长志,左安建,刘云霞.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6(20):194-197.
被引量:13
3
周逢旭,闫小满,王倩倩.
安徽江淮地区油用牡丹标准化栽培的探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4):9-10.
4
王志科.
洋县油用牡丹栽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3):161-161.
5
夏凯丽,杨静慧,张景新,冯研,刘艳军,史滟滪.
天津蓟县油用牡丹引种适应性分析及其对应措施[J]
.天津农林科技,2018,0(6):42-46.
被引量:2
6
高晓斌,王刚.
关中地区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J]
.乡村科技,2020(19):87-88.
被引量:3
7
郭承芸,张远福,范方喜,罗素梅,刘小平,周勇辉.
油用牡丹在高温高湿地区引种栽培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16-118.
被引量:1
8
李熙.
菏泽市牡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12):94-9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高云.
油用牡丹发展背景及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4):39-40.
被引量:1
2
逄宏扬,龙作义,贾福国.
紫斑牡丹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引种栽培试验报告[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8):3508-3510.
被引量:2
3
周逢旭.
油用牡丹综合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普洱学院学报,2018,34(3):6-8.
被引量:5
4
董富俊,于春霞.
砂石山地油用牡丹引种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2018,43(5):22-24.
5
王露,赵笑笑,申少斐,牛颜冰.
油用牡丹籽粕低聚茋类化合物大孔树脂富集与抑菌活性[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4):563-567.
被引量:7
6
黎媛,张如义,陈佑才,王迅,吕向阳.
施用基肥及追肥对油用牡丹凤丹生长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0):96-100.
被引量:3
7
薛姣,宋科,杨静慧,郜伟,蒋鑫,刘艳军.
土壤改良措施对油用牡丹基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
.天津农林科技,2020,0(1):20-22.
被引量:1
8
许文营,智利红.
豫西丘陵地区油用牡丹套作朝天椒技术[J]
.北方园艺,2020(5):172-175.
被引量:4
9
常雪,任爱芝,张汕,杜鑫雅,袁凤英,赵培宝,李多川.
油用牡丹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9):161-163.
被引量:1
10
郭承芸,范方喜,罗素梅,陈碧露,郭荣生,张远福.
赣南高山丘陵地区油用牡丹凤丹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3):110-110.
被引量:1
1
张建国.
栽下牡丹年年有钱花[J]
.农村实用科技,2003(8):20-20.
2
周江华.
江南地区年宵牡丹生产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197-198.
被引量:3
3
张武强,郑方方,董利君.
孟津县牡丹生产管理技术[J]
.绿色科技,2014,16(9):96-97.
4
张明春,刘新峰,晁红燕,彭文迪,杜桂喜.
菏泽牡丹生产状况及发展建议[J]
.山东林业科技,2002,32(1):41-42.
被引量:3
5
罗春霞,徐刚,常承源.
临夏油用牡丹产业大发展[J]
.中国林业,2015,0(18):44-45.
6
郭亚珍,庞静.
影响牡丹嫁接成活率的因素[J]
.中国花卉园艺,2007(18):17-17.
被引量:6
7
单宏伟,赵爱霞,时军峰.
山东菏泽牡丹促成栽培品种筛选[J]
.菏泽学院学报,2014,36(S1):55-56.
被引量:1
8
张慧丽.
调整牡丹品种结构,促进牡丹产业发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4):101-102.
被引量:2
9
冉烈,游玉明,黄烨,李会合.
垫江牡丹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113-116.
10
张华锋,史建森,靳利红.
切花牡丹生产技术浅析[J]
.农技服务,2015,32(6):50-50.
被引量:2
绿色科技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