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高密度强压力育种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试验在种质创新过程中采用主试验区适当增加密度,副试验区高密度,主要病害接种,低温、低养分胁迫,增加选择压力,从而大量淘汰携带不良基因的材料,即通过科学淘汰提高玉米育种进程和效率。
作者
魏国才
孙艳杰
金振国
高利
石运强
邵勇
南元涛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187-188,共2页
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41)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12B109)
关键词
玉米
高密度
强压力
育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李自学,邵连存.
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的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5):42-45.
被引量:6
2
孙艳杰,南元涛,魏国才,金振国,高利,石运强,唐铭.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55-57.
被引量:4
3
刘淑霞,吴海燕,赵兰坡,吴海文,王云长,范作伟.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4):172-175.
被引量:43
4
任纬,张长春,严康,杨旭东.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5):39-41.
被引量:10
5
罗娜,金益,董玲,孙艳杰,刘红军.
浅谈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1):13-16.
被引量:8
6
刘京宝,朱卫红,黄璐,夏来坤.
玉米耐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93-9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李建华,邓贵才,吴学忠,邓培延,申流柱,漆咏雪.
外来种质资源在毕节地区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5):90-91.
被引量:2
2
高道华.
钾对玉米某些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3(2):33-35.
被引量:15
3
金继运.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1993,30(1):94-101.
被引量:142
4
丁群星,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元,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刘宝兰,王音,冯平章.
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3,23(7):707-713.
被引量:112
5
赵久然.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J]
.玉米科学,2005,13(1):3-4.
被引量:102
6
佟圣辉,陈刚,王孝杰,王作英,陈丽,岳辉.
我国玉米杂优群对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杂粮作物,2005,25(2):101-103.
被引量:7
7
王允青,刘英,况晶,郭熙盛.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269-271.
被引量:3
8
赵久然.
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J]
.作物杂志,2005(3):1-3.
被引量:59
9
Zhao-YuWANG,Xiao-FenSUN,FeiWANG,Ke-XuanTANG,Ju-RenZHANG.
Enhanced Resistance of Snowdrop Lectin (Galanthus nivalis L. agglutinin) Expressing Maize to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furnacalis Guené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7):873-880.
被引量:3
10
石红良,姜艳喜,王振华,李新海,李明顺,张世煌.
玉米抗丝黑穗病QTL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11):1449-1454.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78
1
赵宏伟,赵景云.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3):140-143.
被引量:9
2
王秀元,张林,李新海,李明顺,王振华.
58份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J]
.玉米科学,2010,18(3):147-149.
被引量:5
3
李惠平,王兆富,胡美静,谢淑芳,刘仕芹,苏毅,林永明,林惠昆,李晓花.
基层农技部门提高玉米自交系选育效率的途径[J]
.云南农业科技,2012(S2):125-126.
4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Ⅲ.有机物料与钾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58-63.
被引量:16
5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44-46.
被引量:5
6
李莉,贾立辉,朴红梅,檀国庆,王丕武.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8,16(6):136-138.
被引量:7
7
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J]
.作物杂志,2009(2):90-93.
被引量:20
8
赵景云,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8):10-13.
被引量:7
9
王俊慧,杨恒山,刘兰芳,邰继承,毕文波.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吸钾特征研究[J]
.草地学报,2009,17(6):767-771.
被引量:8
10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淮北地区夏玉米肥料配合施用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26-1792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
1
周跃东,易念游,吴昊.
高产玉米的叶片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2):212-217.
被引量:12
2
徐关印,刘海清.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06(2):29-30.
被引量:15
3
丰光,李妍妍,景希强,王亮,黄长玲.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1,19(1):109-111.
被引量:159
4
杨锦越,宋碧,罗英舰,张军,刘婕,杨翠,丁含成.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抗倒力学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8):1584-1590.
被引量:15
5
史新海,赵格.
山东省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3,11(2):59-61.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李世昌,蒋辅燕,尹兴福,张培高.
滇中高海拔地区玉米高密度栽培试验[J]
.云南农业科技,2019(1):1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许刚,张辉,刘鑫翠,孙志军,常苑苑,刘会云.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衡玉1182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3):4-5.
被引量:1
1
全球棉花减产 郑棉有望继续走高[J]
.中国农业信息,2010,22(4):42-42.
2
廖汉平.
拖拉机强压提升器的利弊分析[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4(4):21-21.
3
林琼湘.
试论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35(12):221-221.
被引量:1
4
吴海霞,戈箭霖.
江苏—80拖拉机提升器强压提升上限位可调装置的设计[J]
.农业装备技术,2013(1):52-53.
5
我国今年已批准7种转基因作物进口[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13(6):43-43.
6
王灿.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1(21):74-75.
7
张建民,陈栋为,朱四喜.
贵州生态承载力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2):12708-12710.
8
丁俊麟,胡兴宜,徐松林,胡国祥,蒋光和,高三明.
鄂抗棉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J]
.湖北农业科学,1995,34(5):18-20.
被引量:1
9
胡国祥,涂松林,施爱民,胡兴宜,张永玲,郭三堆,哀琼,倪万潮.
陆地棉多抗种质Bt103的选育及表现[J]
.中国棉花,1999,26(11).
被引量:1
10
配套推荐[J]
.农业机械(导购),2012,0(12):34-38.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