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位文坛重量级的人物——王韬与张爱玲——均曾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他们香港阶段的文学成果都带有某种香江经验。本文以"易"为核心母题,从王韬因应变局而作的政论呈显其欲建构"大我"家国历史叙述为始,继之探究张爱玲自承挖掘阴柔"小我"面相而远离大叙述所带出的文化省思,追索王韬、张爱玲个人的命运的穷通如何呼应着历史,揭示其"小我"与"大我"的对照不仅展开了一场百年阴阳变易的历史辩证,更为近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留下重要见证。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台湾"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才子
笔政
通人:晚清民初‘海上’知社群的思想特征与文化实践"(计划编号:NSC102-2410-H-008-072-MY2)之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