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声无哀乐 声有哀乐 声非哀乐——读《声无哀乐论》有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提出了“心之与声,明为二物”②的“声无哀乐”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语来解读,可理解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实体,哀乐(悲哀或快乐)只是人们的精神被声波触动后产生的一种感觉,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此观点的提出,比在西方音乐美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的汉斯利克④的“纯音乐”学说,即“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㈣之观点的提出约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声无哀乐论》的立论视角独特,除了涉及与音乐本体相关的观念和思维等问题,同时还触及到了哲学、美学等深层领域,值得讨论。当然,这里探讨的主要是纯音乐。
作者 觉嘎
机构地区 西藏大学
出处 《西藏艺术研究》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Tibetan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斯特拉文斯基,金兆钧,金丽钧.音乐诗学六讲(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1):47-51. 被引量:18
  • 2斯特拉文斯基,金兆钧,金丽钧.音乐诗学六讲(之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2):46-52. 被引量:16
  • 3史特拉文斯基.《音乐七讲》,许常惠译,台北:爱乐书店,1965. 被引量:1
  • 4Poetique Musicale,巴黎,Plon书店.1952. 被引量:1
  • 5[苏联]纳·沙赫纳扎罗娃.“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诗学》”,张洪模译,载张洪模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音乐美学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94-134页. 被引量:1
  • 6《音乐诗学六讲》,第142页. 被引量:1
  • 7[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杨业治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第50页. 被引量:1
  • 8[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孟宪福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第150页. 被引量:1
  • 9法文本Chroniques de ma vie(Paris,1935). 被引量:1
  • 10英译本 Chronicle of My Life(London,19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