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00至2012年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有效的对策。方法对2000至2012年间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至2012年间剖宫产率平均38.95%,其中初产妇剖宫产率平均36.67%,2000至2005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2006年后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2000至2012年间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近十三年间社会因素基本始终居于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影响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盆不称、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较少、巨大儿、双胎多胎、妊娠合并症8项变量为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上(P<0.05),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双胎多胎。结论高剖宫产率已严重危害到我国的母婴健康,其中社会因素指征是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降低剖宫产率刻不容缓。采取加强围产期保健、孕期宣教、高危孕产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加强产科医务人员技术及职业素质培训、积极开展分娩镇痛技术、寻求社会及政府支持与监管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够逐步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健康。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67-1570,共4页
Hebei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