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研究方法对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未彰显历史研究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但事实上,历史研究方法对刑事诉讼法学其他研究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引入历史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尹茂国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法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1-132,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体系
历史研究方法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张文显..法理学[M],2011.
2
孙长永.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之反思[J]
.法学研究,2012,34(5):10-14.
被引量:13
3
宋英辉.
实证方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影响[J]
.法学研究,2012,34(5):16-19.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7
1
王星译.
论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研究的范式回归[J]
.刑事法评论,2018(1):82-107.
被引量:1
2
向勇.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0):228-229.
3
本刊编辑部.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发展评价(2012—2013)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15,27(6):1475-1490.
被引量:4
4
李思远.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审视——兼论对策性研究该何去何从[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5):37-41.
5
田文军.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之检讨[J]
.交大法学,2017(1):143-155.
被引量:5
6
左卫民.
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解读中国法律实证研究[J]
.清华法学,2017,11(3):45-61.
被引量:65
7
陈晓晴.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40年进路探讨[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64-69.
8
陈柏峰.
法律实证研究的兴起与分化[J]
.中国法学,2018(3):132-149.
被引量:36
9
梅玉山.
论近二十年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之多元化革命[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9):71-78.
被引量:1
10
卞建林,谢澍.
发展诉讼法学理论 服务程序法治实践[J]
.人民检察,2018,0(20):17-23.
同被引文献
19
1
桑本谦.
法律解释的困境[J]
.法学研究,2004,26(5):3-13.
被引量:207
2
樊崇义,夏红.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型——兼论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意义[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3-10.
被引量:25
3
万毅.
刑事诉讼法解释论[J]
.中国法学,2007(2):80-95.
被引量:33
4
陈兴良.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一[J]
.人民检察,2009(21):6-9.
被引量:18
5
张建升,陈卫东,周光权,邹开红,刘祥林,倪爱静,王黎,齐小妹.
被告人上诉发回重审后可否加重刑罚[J]
.人民检察,2009(24):29-34.
被引量:5
6
陈卫东.
从刑诉法修改看刑诉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型[J]
.法学研究,2012,34(5):14-16.
被引量:16
7
左卫民.
实践法学: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方向[J]
.法学研究,2012,34(5):19-22.
被引量:13
8
陈光中,于增尊.
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学,2012(11):24-32.
被引量:18
9
吉冠浩.
刑诉法研习中法教义学之提倡——以《相对合理主义》为切入[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6):107-114.
被引量:8
10
汪海燕.
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纲[J]
.清华法学,2013,7(6):6-23.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2
1
董坤.
刑事诉讼法解释学:范式转型与体系建构[J]
.比较法研究,2021,35(4):53-68.
被引量:13
2
董坤.
刑事诉讼法解释学:范式转型与体系建构[J]
.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2):9-2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董坤.
刑事诉讼法用语的同一性与相对性[J]
.法学评论,2023,41(1):119-129.
被引量:6
2
俞小海.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一个方法论上的确立[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3(2):19-50.
3
戴宇涵.
改革开放以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进路及展望[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7):36-39.
4
李洁.
我国近二十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之流变与展望[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87-96.
5
严嘉琪.
论二十余年来我国比较法学研究方法之流变——以刑诉法的比较研究为视角[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3):77-83.
6
程照锦.
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重新审理程序[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21(5):54-60.
7
蔡元培.
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教义延展[J]
.法学,2023(4):118-132.
被引量:1
8
左卫民.
何处寻觅刑事诉讼的中国知识:打造自主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J]
.清华法学,2023,17(3):5-20.
被引量:8
9
贾云静.
刑事诉讼法中的参照适用[J]
.西部法学评论,2023(2):105-119.
10
詹建红,李清龙.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程序偏离问题之省思[J]
.中国法律评论,2023(3):171-182.
被引量:5
1
陈炎兵.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研究体系[J]
.理论探讨,1994(6):54-56.
2
王枫云.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内涵与构成[J]
.行政论坛,2009,16(1):1-5.
被引量:7
3
姜国兵.
公共管理定量研究方法刍议[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24(2):5-10.
被引量:10
4
王建国,席文彬.
国内关于“中国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1):21-28.
被引量:3
5
王存刚.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再出发:马克思主义的路径[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34(1):1-22.
被引量:9
6
童之伟.
论阶级分析方法在宪法学中的合理定位[J]
.中国法学,1997(4):18-23.
被引量:4
7
郭太生.
保卫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创新[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6):32-34.
8
魏林.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概述与反思[J]
.知识经济,2013(7):18-18.
被引量:3
9
唐勇.
试论政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4,31(2):23-28.
被引量:1
10
金太军.
规范研究方法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复兴及其启示——兼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3):12-20.
被引量:2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