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阳道实,阴道虚"出自《内经》,历代医家对其有不同的见解,对其的理解延伸到阳明与太阴,阳腑之病与阴腑之病,胃病与脾病;并认为:阳明多实,太阴多虚;阳腑多为实证,阴腑多为虚证;胃病多实,脾病多虚。作者结合这一理论将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进行了临床发挥和延伸。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本文根据溃疡部位(上下)、溃疡症状(疼痛部位、疼痛规律、舌诊规律)、医家经验评析及作者自身经验分析两者的不同,总结出溃疡的实虚之别:胃溃疡多为实证,十二指肠溃疡多为虚证;胃溃疡证型多为肝胃不和,十二指肠溃疡多为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符合"阳道实,阴道虚"理论。这一理论临床上可以为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施治提供理论基础,诊断依据。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