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希金作为中国文学介绍、评论最多的俄国诗人,在中国新诗理论建设、创作实践,以及诗人的审美经验、精神品格等方面都留下深刻印痕。从左翼作家联盟直接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理论主张,到后期广场诗歌朗诵运动,都潜隐着他的内质精神。在新诗生成层面,他促进着中国本土写作者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对诗歌文本的内部元素,如意象、体式等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百余年间,普希金诗人形象也在"他者"的社会不断被重塑,在文学新秩序的创建中留下多重身影。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The Northern Forum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普希金与中国当代诗歌研究"(201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