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授《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
2014年第2期51-54,共4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Mongolian Edition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寇军.无机化学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人才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40-140. 被引量:11
-
2陈建芳,汤正平,苏娇莲,袁涌.无机化学内容重组及分步教学浅议[J].大学化学,2005,20(2):13-15. 被引量:14
-
3阿民,高红梅,秋喜,陈永春.关于相关民族院校构建蒙汉双语学科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5,16(3):20-23. 被引量:5
-
4谭正德,宋欣荣,钟雯,王焕龙.基础化学实验内容及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83-85. 被引量:15
-
5曲木铁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J].民族教育研究,2006,17(2):35-40. 被引量:19
-
6李佳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7):48-49. 被引量:5
-
7才让吉.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6(11):17-17. 被引量:4
-
8徐光宪 王祥云.物质结构[M].北京,1987.186-188. 被引量:15
-
9李铭岫 孟民权.无机化学选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1-142. 被引量:3
-
10陈建芳 汤正平 苏娇莲 等.工科无机化学实验'三阶段、两结合'开放式教学研究.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2003,99(17):732-73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
-
1杨顶峰,刁悦,沈金凤,李园园.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中的研—教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41-41. 被引量:1
-
2包来福.法学蒙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2(1):75-78. 被引量:3
-
3倪晔,刘梦晗,郑璞,孙志浩.生物化工专业课程开放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3):178-179. 被引量:1
-
4朱建君,李晓玲,于心爱,朱锦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3,41(23):155-156. 被引量:5
-
5刘庆华,李丽.无机化学教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4):122-122. 被引量:3
-
6郑方才,张元广.浅谈《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州化工,2016,44(14):194-195. 被引量:1
-
7苏碧云,李亚宁,孟祖超,顾雪凡,孟梅,孔婷婷.无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广州化工,2018,46(10):130-132. 被引量:13
-
8陈庆阳,韩忠保,刘丽艳,辛士刚,于湛.地方高等学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思考[J].山东化工,2018,47(22):144-145. 被引量:6
-
9刘丽艳,韩忠保,于湛,陈庆阳,苏桂田.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J].广州化学,2019,44(1):73-76. 被引量:13
-
10杨小愚.创新创业教育与幼专生物教学有效融合的探索——以宁夏A学院为例[J].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20(10):163-165.
-
1杨培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1(17). 被引量:1
-
2张维平,李淑妮,唐宗薰.高年级《无机化学》课程应该加强热力学的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S1):189-194.
-
3脱素琴.网络资源在电大《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94-95.
-
4李改仙.浅谈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SO_3结构[J].晋中学院学报,1992,15(1):63-64.
-
5宋之刚.试述P区元素含氧酸酸性强度的衡量规则[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77-80.
-
6孙宾宾,刘亮.化工专业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应对策略[J].广东化工,2017,44(4):150-151. 被引量:1
-
7张鸿烈.正确解释不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3(2):71-72. 被引量:3
-
8宋之刚.用元素氧化数帮助理解化合物性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0(1):8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