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麻黄碱在不同全身麻醉方案下升压效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 比较麻黄碱在不同全身麻醉用药方案下的升压效应.方法 将6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麻醉诱导采用右美托咪啶、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采用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并吸入七氟烷;Ⅱ组: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并吸入七氟烷;Ⅲ组:麻醉诱导采用右美托咪啶、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采用右美托咪啶、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并吸入七氟烷.麻醉中收缩压(SBP)降为9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时静脉注射麻黄碱0.1 mg/kg,给药后10 min内每分钟测定血压,记录麻黄碱升高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起效时间(TSBP、TDBP、TMAP)及SBP、DBP和MAP升高最大幅度(△SBP、△DBP、△MAP).结果 Ⅰ组和Ⅲ组TSBP、TDBP、TMAP明显短于Ⅱ组[(4.1±2.4)和(3.8±1.6) min比(5.5±1.4) min、(3.1±1.3)和(3.2±1.1) min比(4.9±2.2)min、(3.2±2.0)和(3.2±1.2) min比(4.8±1.9) min],△SBP、△DBP、△MAP明显高于Ⅱ组 [(25.4±9.3)和(26.2±11.3) mmHg(1 mmHg=0.133 kPa)比(15.0±7.2) mmHg、(18.0±7.1)和(18.4±5.1) mmHg比(12.1±6.3)mmHg、(20.1±4.7)和(19.7±6.7)mmHg比(12.4±6.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相比,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和右美托咪啶-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下麻黄碱升压效应增强.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75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