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腐败犯罪的形势严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发展。网络反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反腐方式,成为了反贪、反渎等专门机构反腐的有力补充。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暴力等问题,希望通过完善网络反腐相关法律,规制网络反腐,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
王齐睿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腐败犯罪
网络反腐
法律监督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吴丕主编,丁峰等著..中国反腐败 现状与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443.
2
杨金卫著..网络 一种新的反腐利器 网络反腐的制度规范与机制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20.
3
蔡宝刚.
迈向权利反腐:认真对待微博反腐的法理言说[J]
.法学,2013(5):3-12.
被引量:22
4
于志刚.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
.法学,2013(10):102-110.
被引量:191
5
李占乐.
我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阻碍因素及其消解[J]
.理论月刊,2012(2):91-9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金晓春,金永成.
微博的“广播”效应探析[J]
.新闻界,2011(2):36-37.
被引量:7
2
J.哈贝马斯.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
.社会学研究,1999(3):37-38.
被引量:210
3
郭道晖.
民主:廉政建设的政治保障[J]
.法学,1990(6):3-6.
被引量:5
4
郭道晖.
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7-19.
被引量:16
5
李立.总结法治建设经验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谈中国法治蓝皮书[EB/OL].http://www.legaldaay.com.cn/bm/contentY2011-02/25/content_2484733.htm?node=20730.
被引量:1
6
严友良.官员财产申报后不公开:成为内部监督机制[N].时代周报.2010-3-19.
被引量:1
7
[新西兰]杰里米·波普,反腐策略-来自透明国际的报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8
佚名.《湖北今年查处网络谣言案135起5名造谣者被刑拘》,http.//news.163.com/13/0829/01/97DK004S0001124J.ht.ml,2013年8月29日访问.
被引量:1
9
佚名.《浙江查处网络造谣案67起两人被刑拘》,《北京晚报》2013年8月27日第20版.
被引量:1
10
杜蕾.《四川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炒作,已刑事拘留2人》,《四川日报》2013年8月29日第2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8
1
金鸿浩.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实务反思与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3):56-72.
被引量:16
2
武沛颍.
网络传播引发寻衅滋事的若干思考[J]
.新闻传播,2019,0(18):41-42.
3
王春梅,王一鸣.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研究图景与现状反思[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1):29-41.
被引量:8
4
王震,沙云飞.
青少年网络霸凌刑法规制的不足及完善路径[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2):86-93.
5
徐洋洋,刘诗楦.
网络谣言在我国的刑事规制:创新、困境与优化[J]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2020(1):99-126.
6
徐洋洋,刘诗楦.
网络谣言在中国的刑事规制:创新、困境与优化[J]
.中国监狱学刊,2020(5):42-52.
被引量:2
7
阮林赟.
双层社会背景下隔空猥亵的客观解释[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6):102-110.
被引量:17
8
曾聪.
功能主义体系下网络犯罪的二元分治构想[J]
.法律方法,2023(2):417-435.
9
魏东,李红.
刑法客观解释的限定理论[J]
.东南法学,2022(1):175-195.
被引量:9
10
安然.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认定标准之考辩[J]
.法律方法,2022(4):451-464.
同被引文献
10
1
楼恩满.
论公共官员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108-111.
被引量:11
2
李永洪.
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J]
.兰州学刊,2010(1):33-38.
被引量:34
3
刘伟.
构建我国网络反腐法律机制的原则、方向与基本内容[J]
.理论与改革,2011(4):109-113.
被引量:10
4
孙天立.
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4):38-40.
被引量:6
5
朱娜娜,陈静.
网络反腐相关法律问题的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8):154-155.
被引量:7
6
潘彤.
我国网络反腐现状及其立法规制[J]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52-55.
被引量:8
7
李永洪.
建立健全网络反腐法律制度论要[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9):12-17.
被引量:1
8
田旭.
网络反腐中权利冲突与平衡的法律问题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5):88-92.
被引量:3
9
王占坤,孙建丽,刘小飞.
新形势下提高网络反腐成效的策略探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6):616-619.
被引量:2
10
许铭.
浅议我国新时期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问题[J]
.商,2014(48):177-1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孙靖珈.
网络反腐有序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出路[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2):220-221.
2
王振东.
新时期网络反腐法律规制的完善探析[J]
.西部学刊,2019,0(11):38-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黎春蕾.
涉腐涉纪网络舆情的特征、分类及应对策略研究[J]
.廉政学研究,2022(1):199-211.
1
瞿小平,孙官玺,史峻蜻.
强化“以德为先”效应的四个维度[J]
.政工导刊,2010(11):42-42.
2
曹春阳.
发挥网络监督积极作用 推进反腐工作深入开展[J]
.决策探索,2011(14):22-22.
被引量:1
3
祁欣欣.
从首例家暴案件分析我国《反家庭暴力法》[J]
.商,2016,0(13):243-243.
4
付振河.
基于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
.领导科学论坛,2013(11):53-55.
5
韩周扬.
中国私人侦探分析[J]
.理论月刊,2006(S1):114-115.
被引量:3
6
张桂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发展本土宗教文化的战略思考[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1):88-93.
被引量:1
7
张金荣.
关注雇主责任保险[J]
.中国保险,2000(3):20-20.
8
汪昌莲.
公益诉讼应成为环保执法的有力补充[J]
.江淮法治,2016,0(14):23-23.
9
李劲.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制度构建[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5):25-28.
被引量:2
10
蔡世春.
论“两规定”出台与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0):51-5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