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克礼《厦门话字典补编》音系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笔者发现了90年前英国传教士巴克礼编撰的辞书《厦门话字典补编》,本文着重整理研究其方言音系,考证其所反映的是19世纪末叶福建厦门方言音系。
作者
马重奇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8,共13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D&128)
关键词
巴克礼
《厦门话字典补编》
厦门方言音系
分类号
H177.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英]巴克礼(ThomasBarclay).《厦门话字典补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被引量:1
2
罗常培.《厦门音系》,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被引量:3
3
周长楫,欧阳忆耘著..厦门方言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438.
4
马重奇著..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510.
5
马重奇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05.
共引文献
2
1
马重奇.
加·马偕《中西字典》(1891)音系研究——兼与英·巴克礼《厦门话字典补编》音系比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13-127.
被引量:1
2
罗自群.
语言接触影响下的北方汉语方言的声调[J]
.晋中学院学报,2016,33(2):79-8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6
1
陈泽平.
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J]
.中国语文,2002(5):431-440.
被引量:22
2
朱晓农,朱琳.
评钱乃荣新著《上海语言发展史》[J]
.汉语学报,2005(4):92-94.
被引量:1
3
胡培周.
一本和葡语、粤语、北京话有关的字书[J]
.方言,1999(4):296-297.
被引量:1
4
游汝杰.
西洋传教士著作所见上海话的塞音韵尾[J]
.中国语文,1998(2):108-112.
被引量:7
5
高云峰.
150年来中古咸山摄舒声字在上海话中的语音变迁[J]
.语言研究,1996,16(2):53-62.
被引量:3
6
张双庆,庄初升.
从巴色会出版物看一百多年前新界客家话的否定词和否定句[J]
.语言研究,2001,21(4):39-51.
被引量:5
7
胡方.
试论百年来宁波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J]
.语言研究,2001(3):65-68.
被引量:17
8
张洪年.
早期粤语中的变调现象[J]
.方言,2000,22(4):299-312.
被引量:12
9
林伦伦.
从《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看120年前的潮州方言音系[J]
.语言科学,2005,4(2):74-80.
被引量:11
10
黄小娅.
从广州方言口语词“掂”的变化看词语演变的复杂性[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37-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林素娥.
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文献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
.辞书研究,2021(1):91-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斐.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客家文学等值翻译:现状、理念与展望[J]
.嘉应学院学报,2022,40(4):14-17.
1
铁来克.
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翻译家托合提·巴克的《怎样翻译》简介[J]
.语言与翻译,1997,0(4):74-74.
2
天雪.
外国小幽默[J]
.新少年,2002,0(3):15-15.
3
刘悦.
巴克《么些研究》所收东巴文字的初步研究[J]
.中国文字研究,2012(1):184-189.
被引量:1
4
秦朗.
一步一个脚印——记我的英语学习之路[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5,0(6):19-21.
5
王庆丰,付秋荣.
对《阿察布密》歌词的释译[J]
.满语研究,1992(2):119-121.
被引量:1
6
张会森.
苏联继续讨论理论语文学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66(2):28-29.
7
马重奇.
加·马偕《中西字典》(1891)音系研究——兼与英·巴克礼《厦门话字典补编》音系比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13-127.
被引量:1
8
王艳金.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1):113-116.
9
马重奇.
麦嘉湖《厦门方言英汉辞典》(1883)音系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1):1-11.
被引量:3
10
毛静林.
《巴克的运气》的映象象似性解读及翻译[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4):118-120.
东南学术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