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前社会这种教育体制的要点和缺点,然后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种体制的策略,以及实行策略需要注重的各方面问题。通过对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外部和内部需求进行分析表明,校企合作主要精神表现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
作者
张玉静
机构地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2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专业
校企联合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边一民,苟建华.
校企深度合作应用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1):75-76.
被引量:12
2
李媛,徐萍.
仓单质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J]
.中国储运,2006(2):102-104.
被引量:12
3
李逦.
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改革[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3):142-142.
被引量:6
4
杨柳.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J]
.商场现代化,2007(05S):295-296.
被引量:13
5
桂霖.
论物流发展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J]
.上海金融,2006(2):70-71.
被引量:27
6
赵彦普.
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98-100.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秀英.
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
.理论探索,2004(6):90-91.
被引量:16
2
顾海花,施泽波,王养森.
高职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江苏高教,2005(6):142-144.
被引量:10
3
何远成.
订单式生产——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模式的选择[J]
.物流技术,2005,24(10):297-299.
被引量:9
4
郑红友.
高职院校的物流教育[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3):46-47.
被引量:15
5
邓传红.
中小物流企业的用人之道[J]
.物流技术,2006,25(1):18-19.
被引量:23
6
杨放.
关于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物流人才的探索[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36-38.
被引量:21
7
张洪革,陈岩,孙宏英.
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3):59-61.
被引量:10
8
陈舜,赵刚.
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6(8):22-23.
被引量:45
9
姜建清.互联网络银行-虚拟的电子银行[M]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的影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05-01.53-65.
被引量:1
10
马永刚,刘雅丽,张莉莉.物流人才紧缺与物流人员相对过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R].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5--200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7
1
宋焱,李伟杰.
物流金融:出现动因、发展模式与风险防范[J]
.金融会计,2010(2):9-18.
被引量:6
2
马翔,王旭.
基于冷链物流的民办高校物流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3):106-107.
3
赵晶晶.
物流金融理论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金融纵横,2007(3):46-47.
被引量:16
4
胡愈,柳思维.
物流金融及其运作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8(2):75-79.
被引量:41
5
冷丽莲.
物流金融业务中的商业银行的风险及防范[J]
.物流科技,2008,31(3):63-65.
被引量:9
6
苟建华.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物流实践技能课程的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64-65.
被引量:21
7
苟建华.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77-79.
被引量:13
8
胡雷.
校企合作培养新型物流人才的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7):128-128.
被引量:6
9
李琴.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家具设计人才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2):8-9.
被引量:1
10
何娟,曹洪.
消费型企业融通仓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析框架及意义[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5):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张丽萍.
信息化时代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运行[J]
.教育观察,2023,12(8):67-70.
被引量:3
2
鲍峰.
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J]
.快乐阅读,2023(6):64-66.
被引量:3
3
周京,朵平,李超,杨永娟.
产教融合体背景下制造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举措探索与路径思考[J]
.模具制造,2023,23(9):76-7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崔新玲.
数字化背景下课程体系创新探究——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2):130-1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顾小慧,梁志超.
产业数字化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
.科教导刊,2024(18):60-62.
2
宁淑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探究[J]
.南方农机,2024,55(16):182-184.
被引量:1
1
田丽,董博.
保定市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11-13.
被引量:1
2
李美红.
浅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J]
.职业,2014(5):136-137.
被引量:1
3
彭常宏,赵晶.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浅谈[J]
.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10-311.
被引量:1
4
李勇,陈艳慧,李博,张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交际,2013(9):238-238.
被引量:10
5
叶素娟.
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5):90-90.
6
钟伟强.
民办高校如何开展协同创新刍议[J]
.广东教育(职教),2013(6):23-25.
7
杨志伟,梁艳清.
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河北企业,2014(2):101-102.
被引量:6
8
张力群.
大学生“先实习再就业”的校企合作就业模式思考[J]
.职业时空,2006,2(08X):38-39.
被引量:2
9
张曼妮.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187-188.
10
张树泉.
创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文化[J]
.群众,2008(12):81-83.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