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爱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生与衍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注与探索女性命运是爱丽丝·门罗小说的主题之一,她的小说以女性叙事方式和话语精致描摹女性的生存状态,细腻描绘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与追求,展现女性意识的发生与衍变过程,显示出作者对女性自身命运和未来出路的深刻思考。
作者
王焱
机构地区
中国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7-190,共4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我认同
追求自我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1
Alice Munro's: Boys and Girls. Munro homepage,2012 年4月12日.
被引量:1
2
http://members.a01.com/MunroAlice,2014年5月6日.
被引量:1
3
威·约·基思:《加拿大英语文学史》,耿力平、高全孝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被引量:1
4
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被引量:2
5
西慧玲著..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69.
6
Rowbot Ham Sheila, Woman' s Consciousness, Man' s World,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1973, pp. 46,57.
被引量:1
7
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J]
.科教文汇,2008(1):157-158.
被引量:15
8
爱丽丝·门罗:《逃离》,李文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被引量:1
9
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 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1.
10
李小江等著..文学、艺术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34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杨静.
追求与幻灭——解读托尔斯泰笔下安娜的悲剧美[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73-76.
被引量:2
2
张玉娟.
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失落——再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1):78-84.
被引量:11
3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1998.
被引量:3
4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1997.
被引量:1
5
E.M.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199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杨淑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性主义之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314-314.
被引量:4
2
刘文菊,黄春娇.
冯铿《最后的出路》中觉醒的女性[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53-55.
被引量:2
3
杨建玫.
从《红王妃》看德拉布尔对历史的重写[J]
.当代外国文学,2011,32(2):120-127.
被引量:6
4
于艳平.
《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3):109-112.
被引量:40
5
朱晓丽.
艾米丽的悲剧人生——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7-118.
被引量:7
6
贾小娟.
《逃离》中卡拉的女性意识变化[J]
.芒种(下半月),2013(12):155-156.
被引量:1
7
刘琳,刘小刚,王笳舟.
向父权和社会传统宣战——比较艾米丽与艾德娜自我意识的觉醒[J]
.考试周刊,2013(83):15-16.
8
刘冬玲.
《逃离》中西尔维亚的女性意识解读[J]
.山花(下半月),2015,0(9):134-135.
9
吕宁,张红燕.
逃与不逃,女性的困境:论门罗《逃离》中的生存文学主题[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7):17-20.
被引量:1
10
何泠静,刘莎莎.
贵州土司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展演[J]
.铜仁学院学报,2017,19(4):73-7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1
1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80
2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54
3
荒林.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回顾与重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艺争鸣,1997(1):46-50.
被引量:18
4
谢世坚.
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4):149-152.
被引量:18
5
马爱华.
《姑娘与女士的生活》中女主人公的阳刚与阴柔[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31-33.
被引量:7
6
刘意青.
存活斗争的胜利者[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1):143-154.
被引量:18
7
刘新慧.
双面蒙萝——论艾丽丝·蒙萝的《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5):157-161.
被引量:11
8
Atwood, Margaret. Survival: 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 erature[M].Toronto: McCleland and Stewart, 1972.
被引量:1
9
Bloom, Harold. Alice Munro: 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M]. New York: 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2009.
被引量:1
10
John, Moss. 1987. A Reader "s Guide to the Canadian Novel[M].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Miller, Judith (ed).19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杜军.
逃离亦为存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135-137.
2
杜军.
逃离之旅——爱丽丝·门罗的《姑娘们及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意识[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71-74.
被引量:4
3
赵小妹.
加拿大文学双姝——爱丽丝·门罗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比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62-65.
被引量:3
4
伍翠,刘小蓉.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意识--以爱丽丝·门罗《男孩和女孩》中译本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4):86-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凌云,张硕(指导).
归化异化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以王永年《爱丽丝漫游奇境》为例[J]
.校园英语,2020(36):247-250.
2
王琴.
电影媒介对门罗原著的诠释艺术[J]
.电影评介,2017(11):86-88.
3
黄欢.
女性意识在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文学作品中的书写[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4):84-86.
4
耿莉莉.
爱丽丝·门罗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之生态女性主义比较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7,8(22):152-153.
5
韩雪.
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2):77-79.
被引量:1
6
李曼.
试论新时期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商业文化交流调和[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36):35-38.
7
江金波,祝东江.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翻译研究[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122-126.
被引量:1
8
张君,汪海燕.
生存与抗争:《抵达之谜》中的女性角色解读[J]
.黄山学院学报,2023,25(4):87-91.
9
张晶.
从真实生活看《逃离》的女性挣扎与反抗[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3):89-91.
被引量:1
10
王毓蓉.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引路人的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9,0(15):120-121.
1
张凤仙.
艾丽丝·门罗视野下的女性命运——以《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为例[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7):72-72.
2
穆士虎.
论巴金“无政府主义”伦理观[J]
.长春大学学报,2015,25(7):62-67.
被引量:1
3
陈辽.
历史演义小说:中国小说家的一大发明[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1):5-8.
被引量:1
4
黄婷婷.
论《边城》与《受戒》中人类生态意识的衍变[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11):345-345.
5
刘玉娟.
从“迷失”到“回归”的隐喻——解读《所罗门之歌》所阐释的黑人自由解放之路[J]
.时代文学,2008(2):39-41.
被引量:1
6
邓红.
论邓一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J]
.青年文学家,2014,0(1Z):9-10.
7
胡梅仙.
行动者的鲁迅之“欲行动的思想”[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105-107.
被引量:2
8
王志中.
女性悲剧中的男性角色[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5,16(3):36-39.
9
王志中.
女性悲剧中的男性角色[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13(6):84-85.
10
周伟.
超越绝境——读《野草》二首兼与孙玉石先生商榷周伟[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16(4):41-46.
社会科学辑刊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