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中国儒家传统社会中“礼”背后意义的理解——莫斯《礼物》一书读后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儒家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关系社会,也是一个"礼"的社会。对"礼尚往来"的重视是中国儒家社会的一个传统。我们对"礼尚往来"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对于"礼尚往来"这种习俗背后的意义和问题,恐怕很少有人去深究。本文以莫斯的《礼物》一书为背景,阐述了中国儒家传统社会中"礼"背后的意义。
作者
季媛媛
机构地区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93-394,共2页
Journal of Yun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儒家
礼
莫斯
意义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邵文东.
论儒家礼文化的特点及内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2):45-47.
被引量:5
2
格明福,徐蕾.
礼:身体仪式化之“为”——儒家礼仪观的身体向度[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1-4.
被引量:7
3
徐美玲.
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礼仪教育的影响[J]
.柳州师专学报,2014,29(2):64-66.
被引量:6
4
谢红星.
在不平等中追求正义——儒家“礼治”的另一种解读[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8-33.
被引量:2
5
张自慧.
古代“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8-1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唐慧,徐加升.
关于大学生应该加强礼仪教育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07,5(9).
被引量:2
2
刘清平.
“人为”与“情理”──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初探[J]
.中国哲学史,1997(3):3-8.
被引量:14
3
梁涛.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J]
.中国文化研究,2001(2):40-46.
被引量:10
4
余维武.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礼仪教育[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8):40-43.
被引量:10
5
刘丹忱.
孔子的“和而不同”与社会和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1):67-70.
被引量:1
6
舒芜.
“国学”质疑[J]
.理论参考,2007(7):46-46.
被引量:3
7
汤一介.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27-31.
被引量:26
8
颜世安.
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析《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J]
.江苏社会科学,2007(1):25-30.
被引量:8
9
阮校.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1
10
徐进.礼治的精义及其影响[G]//陈其泰,等.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
1
刘晓婷.
儒家“礼”、“乐”文明对当代社会的价值[J]
.作家天地,2020(2):11-13.
被引量:1
2
罗彩.
汉代礼治思想研究三十年[J]
.中华文化论坛,2014(7):84-92.
被引量:2
3
万英仪,谢永梅.
《唐律疏议》的礼治观探析[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8):136-137.
4
张立克.
西汉元、成时代郊祀改制中的政治叙述[J]
.学术界,2015(10):204-208.
5
魏晓娜.
浅谈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礼仪教育的影响[J]
.人间,2016,0(2):110-110.
6
李洋,戴国斌,王晓晨,张君贤.
伦理教化与暴力规制:泰拳赛前仪式的文化隐喻与价值审视[J]
.体育与科学,2016,37(3):57-62.
被引量:2
7
李丽,金玉柱.
我国大学生散打赛事的发展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16,38(3):83-86.
被引量:6
8
曲欣欣.
武德对大学生行为的教化与规训[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1-115.
被引量:4
9
金玉柱,张再林,王岗,李丽.
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智慧表达及其时代转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30-35.
被引量:11
10
涂可国.
儒家德治的四大形态与以德治国的战略思维[J]
.周易研究,2018(3):5-16.
被引量:3
1
柯晓岸.
《礼物》:送你人生最珍贵的礼物[J]
.中国科技财富,2005(7):77-77.
2
杨秩斌.
瞬间即永恒[组章][J]
.诗潮,2015,0(7):61-62.
3
荆楚.
生活中的“潜规则”[J]
.湖南农机,2009(3):39-39.
4
趣味处世语[J]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3(9):60-60.
5
王瑞昌.
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义理纲维[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6):95-99.
6
《礼物》[J]
.科技与企业,2005(6):68-68.
7
荀丽丽.
“礼物”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读马塞尔·莫斯的《礼物》[J]
.社会学研究,2005(6):227-236.
被引量:20
8
董显逵.
学会宽容[J]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09(7):20-20.
9
礼尚往来有讲究[J]
.华北民兵,2004(11):60-61.
10
罗志野.
孔子的儒家社会政治哲学精神[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5,15(1):47-5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