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成本加酬金作为计价方式的EPC总承包合同研究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介绍成本加酬金计价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研究成本加酬金计价方式的合同中激励机制和分享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思路,并对EPC总承包合同中采用成本加酬金的计价方式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
陈权
吕爽
机构地区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项目管理技术》
2014年第12期70-75,共6页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关键词
成本加酬金
分享系数
损害赔偿
分类号
TU72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1
陈偲苑.
基于收益最大化的成本加激励酬金合同的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7(1):314-316.
被引量:5
2
徐晋,迟琳.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工程合同类型与交易成本探讨[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23(6):522-526.
被引量:3
3
梁永宽.
建设项目的合同模式与选择策略[J]
.现代管理科学,2008(1):61-63.
被引量:9
4
孟繁盛,赵珊珊.
成本加酬金合同目标成本调整影响因素及机制[J]
.国际经济合作,2011(10):64-67.
被引量:3
5
刘凤娟.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J]
.项目管理技术,2013,11(5):63-68.
被引量:7
6
宋宪华.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计价方式浅析[J]
.铁道建筑技术,1998(5):51-52.
被引量:1
7
黄颢珺,朱冬坤.
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施工成本控制要点[J]
.建筑经济,2010,31(11):22-24.
被引量:7
8
杨增海,张云波,章凌云,汪静.
隐藏行动模型中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机制[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238-240.
被引量:6
9
耿忠.
对施工合同计价条款的缺陷分析[J]
.时代金融,2011(5X):230-231.
被引量:3
10
刘鹏.
建设项目承包合同计价方式分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3):103-10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李斌,雷书华,高伟.
施工项目三要素集成管理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57-58.
被引量:9
2
林梅.
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治理机制[J]
.建筑经济,2005,26(4):15-17.
被引量:7
3
王卓甫,杨高升,肖亦林.
建设工程合同激励机制的探讨[J]
.建筑,2005(5):34-36.
被引量:11
4
沈显之.
论菲迪克(FIDIC)合同条件的编制理念[J]
.中国工程咨询,2006(1):31-37.
被引量:9
5
陈勇强,汪智慧,高明.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激励合同的构建[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41-244.
被引量:22
6
吴彦皓.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共存时的激励机制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77-1180.
被引量:5
7
赵新赫.
项目建设合同的必然走势——成本加酬金合同[J]
.基建管理优化,2007,19(2):25-28.
被引量:1
8
W Richard Scott,黄洋,李霞,申薇,席侃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213-214.
被引量:5
9
Holmstrom, B., 1979,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1), pp.74-91.
被引量:1
10
Broome, J., Perry, J., 2002. "How practitioners set share fractions in target cost pr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 pp.59-6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1
1
杨增海,张云波,章凌云,汪静.
隐藏行动模型中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机制[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238-240.
被引量:6
2
贾湖,严明辉.
目标成本合同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1,25(4):415-419.
被引量:3
3
郝美霞,张云波.
工程分包合同激励模型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5):802-805.
被引量:2
4
郭振海,王彦光.
5号高炉施工招标诌议[J]
.梅山科技,2011(6):55-56.
5
全面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J]
.群众,2000(7):4-5.
6
彭天忠,查京民.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工程项目合作伙伴关系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2012,10(11):74-78.
被引量:2
7
吕萍,张云,慕芬芳.
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J]
.运筹与管理,2012,21(6):211-216.
被引量:31
8
黄小雁,章凌云.
浅析建筑工程不同计价合同的风险分担[J]
.福建建筑,2013(2):112-114.
被引量:5
9
刘凤娟.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J]
.项目管理技术,2013,11(5):63-68.
被引量:7
10
陈龙,余泳.
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综述[J]
.项目管理技术,2013,11(11):32-3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9
1
梁永宽.
建设项目的合同模式与选择策略[J]
.现代管理科学,2008(1):61-63.
被引量:9
2
王延树,成虎.
EPC总承包新型计价合同——目标合同应用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5):73-76.
被引量:7
3
刘俊颖,刘瑞平,陈晨.
目标价格合同激励模式及失效原因探究[J]
.国际经济合作,2009(9):58-62.
被引量:9
4
黄颢珺,朱冬坤.
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施工成本控制要点[J]
.建筑经济,2010,31(11):22-24.
被引量:7
5
杨增海,张云波,章凌云,汪静.
隐藏行动模型中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机制[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238-240.
被引量:6
6
孟繁盛,赵珊珊.
成本加酬金合同目标成本调整影响因素及机制[J]
.国际经济合作,2011(10):64-67.
被引量:3
7
刘凤娟.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J]
.项目管理技术,2013,11(5):63-68.
被引量:7
8
孙宝平.
石化科研园区项目暂估价管理研究[J]
.当代石油石化,2021,29(8):40-45.
被引量:2
9
刘鹏.
建设项目承包合同计价方式分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3):103-10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姚敏志,徐鹏飞,高成德.
新开发海外市场总承包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成本管理[J]
.中国标准化,2019,0(14):122-123.
被引量:2
2
全面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J]
.群众,2000(7):4-5.
3
田辉,母晓红,高伟.
EPC成本加酬金合同投资控制研究及思考[J]
.工程技术研究(百科),2020,2(1):130-133.
被引量:1
4
牛福洲.
建设工程成本加酬金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
.项目管理技术,2021,19(3):100-104.
被引量:3
5
孙宝平.
石化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研究[J]
.当代石油石化,2022,30(5):37-41.
被引量:4
6
窦宇.
炼化工程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分析[J]
.化工与医药工程,2022,43(2):62-65.
被引量:3
7
曹孟骐.
成本加酬金EPC合同中EPC承包商的利润分析与建议[J]
.石油化工设计,2022,39(3):48-52.
被引量:2
8
刘伟文.
成本加酬金合同中成本如何确定[J]
.现代国企研究,2017,0(24):218-2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瑶.
石化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中酬金增值税税率选择的分析[J]
.石化技术,2023,30(6):290-291.
被引量:2
2
王贤,唐文富,陆严.
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应急项目成本控制[J]
.工程造价管理,2024,35(4):45-50.
3
唐文富,黎恒杰,陆严.
水利工程应急抢险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投资控制管理[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4,22(S01):136-140.
4
张启勇,刘凯.
水利工程防汛应急抢险项目合同模式[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4,22(S01):141-144.
5
黎恒杰,刘凯,唐文富.
水利工程应急抢险采购与合同管理特点、风险与防范[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53(8):97-98.
1
李文华,何丽萍.
企业内知识共享的效用模型及应用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3):65-70.
2
陈东灵.
企业知识联盟收益分享的“囚徒困境”与对策[J]
.经济经纬,2012,29(1):87-92.
被引量:3
3
刘元元,李帮义.
基于委托代理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25(8):40-41.
被引量:8
4
徐红,施国洪,贡文伟.
供应链环境下双边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研究[J]
.企业经济,2012,31(6):76-79.
5
李聪.
基于过度自信和努力水平的委托代理模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36(3):434-438.
被引量:1
6
刘凤霞,汪波.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218-220.
被引量:1
7
尹珺祥,熊辉玲,兰定筠,杨莉琼.
PM/PMC模式下CPIF管理服务合同的分享系数[J]
.建筑技术开发,2010,37(2):50-52.
被引量:1
8
王新辉,汪贤裕,郭红梅.
基于品牌资产分享的无穷期道德风险契约[J]
.经济管理,2011,37(8):86-91.
被引量:1
9
张维,刘新芝,张东光.
考虑会计信息质量的委托——代理激励合同研究[J]
.山东经济,2001,17(5):79-80.
被引量:1
10
周嘉南,黄登仕.
过度自信对经理业绩分享系数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J]
.系统管理学报,2007,16(3):269-274.
被引量:8
项目管理技术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