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融合的必然走向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具有共同的品格,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融合必然走向科学伦理精神。科学伦理精神既是科学精神的升华,也是伦理精神的逻辑展开,因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主体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的精神。
作者
杨怀中
熊英姿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ZX028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伦理精神
科学伦理精神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1
江泽民著..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28.
2
陈爱华著..科学与人文的契合 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410.
3
汤洪高.
让科学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精髓[J]
.科协论坛,2002,17(11):36-39.
被引量:2
4
牛俊美.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相分与相合[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5):20-24.
被引量:1
5
薛桂波,倪前亮.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1-4.
被引量:7
6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4.
7
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1.
8
陈爱华.
论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33-38.
被引量:2
9
李醒民.
科学的自由品格[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3):5-7.
被引量:19
10
张星昭.
伦理视野中的科学精神[J]
.求实,2004(10):44-4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赵忠令,周荣华.
科学精神与道德建构[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3):12-16.
被引量:3
2
刘大椿.
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
.哲学动态,1995(9):14-17.
被引量:28
3
刘大椿.
论弘扬科学精神[J]
.求是,2001(24):51-54.
被引量:8
4
张世英.
科学与伦理[J]
.江海学刊,2005(1):14-21.
被引量:9
5
彭炳忠.
论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J]
.湖南社会科学,2001(3):5-8.
被引量:5
6
马来平.
试论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内容[J]
.文史哲,2001(4):51-54.
被引量:33
7
樊浩.
“实践理性”与“伦理精神”——基于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资源的研究[J]
.哲学研究,2005(4):104-110.
被引量:15
8
樊浩.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形态[J]
.天津社会科学,2006(6):45-52.
被引量:9
9
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J].科学与哲学,1982,.
被引量:27
10
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5,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6
1
李醒民.
技性科学的伦理争执透视 以基因和人工智能等技性科学为例[J]
.科学文化评论,2019,0(6):46-67.
被引量:1
2
边林.
科学精神视域中的真与善统一问题探论[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34-37.
3
李醒民.
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文的科学主义者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者[J]
.江苏社会科学,2005(2):9-17.
被引量:13
4
李光丽,段兴民.
诺贝尔奖呼唤自由[J]
.预测,2005,24(5):76-80.
5
李醒民.
论科学的精神功能[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5):15-24.
被引量:19
6
李光丽,段兴民.
侧析我国的学术环境——对诺贝尔奖困惑的反思[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5):65-68.
被引量:3
7
张纯成.
现代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45-49.
被引量:6
8
薛桂波,倪前亮.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1-4.
被引量:7
9
李光丽,卫林英,段兴民.
选题的行政化是诺贝尔奖空白的重要原因[J]
.科学学研究,2007,25(1):104-109.
被引量:4
10
董宁宁,贺善侃.
科学的灵魂——论科学精神及其文化塑造[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82-1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1
1
叶明.
论科技文化的现代形态[J]
.社会科学,1994(4):44-48.
被引量:1
2
刘大椿.
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
.哲学动态,1995(9):14-17.
被引量:28
3
杨雪冬.
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87-90.
被引量:195
4
李雁冰.
美国科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1):55-61.
被引量:10
5
李醒民.
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功能[J]
.社会科学论坛,2006(2):5-16.
被引量:19
6
刘玲.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5):86-87.
被引量:4
7
薛桂波,倪前亮.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1-4.
被引量:7
8
莫茜.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协商民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6):144-146.
被引量:12
9
杨怀中.
科技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93-96.
被引量:23
10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刘健,严定友.
科学传播的边界问题:从普及科学到建构科学公共领域——武汉抗疫期间“双黄连事件”引发的思考[J]
.华中学术,2020(3):211-222.
被引量:1
2
李春梅.
科学伦理精神——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融合[J]
.商,2015,0(24):108-109.
3
杨怀中.
科技文化进化及其伦理价值认同[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369-373.
被引量:1
4
马瑞.
科学的灵魂——论科学精神及其文化塑造[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3):191-193.
5
杨怀中,张华清.
新时代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创新的文化之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38(8):123-128.
被引量:15
6
吴娅妮,李远蓉.
STSE教育视野下中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89-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赵培鸿.
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 改进小学科学课教学[J]
.科学咨询,2020,0(7):194-195.
被引量:1
2
顾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传播政治化的比较研究[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3):42-50.
被引量:11
3
陈麟.
新文科农林院校茶文化融入法学教育探究[J]
.福建茶叶,2022,44(1):163-165.
4
魏宇川.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5):61-66.
被引量:1
5
宋长坡,王存.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德育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以“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为例[J]
.科技风,2023(6):53-55.
被引量:1
6
宋小认,薛会元,王芳,司晓娜,王贺.
三甲医院女性护士工匠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J]
.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2):2148-2154.
7
魏海霞,张治国.
中国传统玉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8):214-216.
8
杨玉佩,涂俊强.
小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实践探究——以“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例[J]
.创新人才教育,2023(4):75-79.
9
黄传根.
发达国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建设的四向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9(5):11-16.
被引量:2
10
杨名,李沛瀛,张伟玉,曹林祥.
科学家精神、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期刊的协同关系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9):1104-1110.
被引量:2
1
李春梅.
科学伦理精神——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融合[J]
.商,2015,0(24):108-109.
2
姚大志.
道德责任是一种幻想?——评强决定论的道德理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16(5):11-18.
被引量:2
3
黄承基.
向内探索自己[J]
.科教文汇,2011(31):73-73.
4
霞儿.
人生两枝笔[J]
.中学生理科月刊(初三版)(中考金刊),2004,18(9):1-1.
5
陈爱军.
直觉——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必然走向及其特质[J]
.榆林学院学报,1998,11(4):7-11.
被引量:1
6
陈爱华.
论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33-38.
被引量:2
7
江枫.
取消实践标准必然走向谬误[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6):10-10.
8
李纯一,李福岩.
论所谓“普世价值”的本质[J]
.传承,2016(12):152-154.
9
黄万滨.
从理性到自律——康德道德哲学逻辑推演[J]
.学理论,2011(23):29-30.
10
萧焘.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融合——读陈爱华同志《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J]
.学海,1997(1):100-10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