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媒质”“媒体”概念辨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时下,人们在使用媒体这一概念时,往往指向不确定、不统一。媒体有时指文字、声音、图像,有时又指期刊、图书、广播、电视,有时更是暗指纸质、数字。在阅读或论述相关问题时,各有各的理解,不同对象的属性交织在一起,令人费解,甚至造成歧义。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学术界对媒体、媒介和媒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含混地定义,单独看起来每一种定义都是完整而面面俱到,但理解起来就是五花八门。
作者
大良
出处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4-604,共1页
Acta Editologica
关键词
暗指
概念辨析
半导体存储器
令人
媒介载体
大良
技术发展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10
1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简答[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3):335-335.
被引量:2
2
胡政平.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11(5):202-206.
被引量:9
3
霍玉敏.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
.教育与职业,2012(6):30-32.
被引量:36
4
李沁.
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2):116-119.
被引量:90
5
沈继睿.
媒介技术本体论的边界区分[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9):58-63.
被引量:6
6
张昱辰.
走向后人文主义的媒介技术论——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媒介思想解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9):22-25.
被引量:26
7
李沁.
泛在时代的“传播的偏向”及其文明特征[J]
.国际新闻界,2015,37(5):6-22.
被引量:78
8
杨仕宇.
网络直播乱象背后的思考——以斗鱼TV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6):75-75.
被引量:8
9
海川.
网络直播红与黑[J]
.新经济导刊,2016(9):58-63.
被引量:4
10
崔秋霞.
网络直播的模式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
.新媒体研究,2016,2(17):7-8.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
1
冯呐.
学术期刊数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43-46.
被引量:1
2
李沁.
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
.国际新闻界,2017,39(8):115-139.
被引量:159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
段鹏.
VR应用与传媒影视教育的实验性探索[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5):149-161.
被引量:1
2
王巧琳,管笛伊.
乡村直播带货的沉浸式传播机制——基于快手平台的内容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9):80-83.
被引量:5
3
彭天笑,林书羽.
作为身体的兽装:兽迷亚文化的媒介具身性分析[J]
.传媒论坛,2023,6(4):77-82.
被引量:3
4
汪晓洁,杨瑞萍,周博,杨焕仙.
紫杉醇单药治疗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
.中国癌症杂志,2000,10(1):6-6.
被引量:2
5
吴倩.
从意识沉浸到知觉沉浸:赛博人的具身阅读转向[J]
.编辑之友,2019(1):20-24.
被引量:16
6
王蕾,姚亚南.
亚文化迷群社交媒体传播中的沉浸体验研究:以英剧《神探夏洛克》同人迷为例[J]
.新闻大学,2018(6):101-111.
被引量:12
7
邵国松.
媒体智能化发展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初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1):9-14.
被引量:19
8
赵雪波,张璐.
媒介进化的生物动因、技术本质及规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1):150-154.
被引量:5
9
严建伟,刘韦伟.
沉浸媒介: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J]
.中国编辑,2019(8):87-91.
被引量:8
10
纪澍琴,王日尧.
后工业文化时代抖音对网络新生代与媒介关系之改变[J]
.北方传媒研究,2018(4):73-74.
被引量:1
1
梅郁盛,张逸筠.
融媒体时代媒质的格局与走向——以网络视频对传统电视的影响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13(3X):15-16.
2
徐叶巧.
网络媒质下的人际传播模式探究[J]
.新闻传播,2009(8):140-140.
被引量:2
3
寿建伟.
广播热线也该精耕细作[J]
.新闻实践,2009(3):66-66.
4
邱敏.
从媒体合作谈增强独家性[J]
.新闻实践,2010(10):73-73.
5
周文豪.
从“组合传媒”到“立体传媒”——推动RFID前进的强大动力[J]
.射频世界,2007,0(6):9-10.
6
屈丹.
半导体存储器研究进展[J]
.课程教育研究,2013(9):252-253.
7
刘琴.
美国报纸新闻App现状与纽约时报经验借鉴[J]
.中国报业,2014(6):12-13.
被引量:2
8
王钧,刘琴.
广播媒质形态下人际传播特色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1):33-34.
9
周涛.
论媒介汇聚语境中的网络超文本的媒质特征[J]
.浙江工艺美术,2009,35(4):87-90.
被引量:1
10
吴峰.
报纸发行“多媒体化”:发行营销的新使命[J]
.城市党报研究,2006(2):53-54.
被引量:1
编辑学报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