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乡村治理中先富参政的激励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富群体治村是转型时期乡村治理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先富治村能够利用富人所掌握的经济、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共同致富,但也出现了富人治村以权谋私、当官不理政等非规范化现象。在此背景下,分析先富群体参政的激励结构,厘清先富群体参政的动机、背景和原因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先富群体参政的激励结构,从时代特征、政府因素和村民心理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刺激先富群体参政的客观因素,并从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诱导先富群体参政的主观动因。
作者
韩海侠
刘广浩
机构地区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6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先富参政
激励结构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周雨,刘强.
“富人”治村新时代[J]
.商界,2004(1):37-39.
被引量:5
2
周挺.
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J]
.行政论坛,2005,12(2):94-96.
被引量:6
3
陈文芳,刘广浩.
家族势力对农村社会的影响[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5):46-47.
被引量:2
4
王爱萍.
“富人治村”所显现的基层权力异化原因探究[J]
.甘肃农业,2010(9):17-1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朱怀东.
关于农村家族对农村自治选举积极作用的思考[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4):49-51.
被引量:4
2
崔赟.
我国农村宗族势力探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5):210-21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王建伟.
先富群体参政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影响[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20-22.
2
时树菁.
完善农村先富群体参政的行为机制[J]
.农业经济,2008(8):6-7.
3
崔艾举.
从富人治村看村民自治的实施[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59-61.
被引量:4
4
孟宪欣,王爱萍.
“富人治村”的政治学考量[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3):41-42.
被引量:4
5
金华宝,靳乐山.
“富人治村”研究述评[J]
.理论与改革,2011(6):157-160.
被引量:7
6
张涛,朱敏杰,刘斌斌.
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富人治村”研究——基于临安太阳镇4个行政村实证分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3):77-79.
7
李若芳.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约束——以临沧市为例[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2(3):1-6.
8
韩海侠,陈文芳.
论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由道德巨人治理到经济能人治理[J]
.改革与开放,2013(9):69-70.
被引量:2
9
韩海侠.
略论先富治村背景下的基层权力制约[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3):52-54.
10
曾旭.
“富人参政”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6,0(21):308-309.
1
张朝孝,蒲勇健.
团队合作与激励结构的关系及博弈模型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4,18(4):12-16.
被引量:30
2
杜海燕,忻文.
企业改革中自主权摇摆的微观基础[J]
.天津社会科学,1990(1):19-25.
3
王义明.
青年企业家的魅力——民营企业激励结构中的特殊因素[J]
.青年研究,2000(6):46-46.
4
张香莲.
通往共同富裕——一个社区工作实例[J]
.社会工作,2009(21):23-25.
5
于祯山.
关于人才激励机制问题的深层思考——兼论欠发达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整体构建[J]
.长白学刊,2003(5):23-27.
被引量:5
6
张朝孝.
精神激励的价值探析[J]
.经济师,2006(1):273-274.
被引量:2
7
陆羊林,孙绍荣.
考虑工作能力的团队合作与激励设置动态博弈模型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5,17(2):106-110.
8
任强.
“苏南模式”的转型与乡村先富参政——兼论农村社区整合手段的变化[J]
.浙江社会科学,2005(3):104-110.
被引量:16
9
孙奉媛.
小组管理的新趋势[J]
.管理观察,1997,0(9):8-8.
10
魏姝.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1999(7):44-48.
被引量:6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