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邺下:展现型文学的开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认为邺下文学更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形成了一种"展现型"文学生态:作家聚集在社交圈里,面向观众自由地展现文学才华。形成这种文学生态的历史原因在于,士大夫们的价值观念随其阶层实力的发展而被确立为时代的精神典范。士大夫价值观不仅主导了邺下文学的审美情调,也是曹操父子热心组建文人集团的精神基础。士大夫们又重视从天分、才气、风度、容止等方面去评判人物,此为推动作家在社交圈刻意展现文学才华的重要力量。"展现型"文学生态在六朝逐渐成为主流,决定了文学发展的趋势。
作者 曲利丽 李山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3YBG3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被引量:1
  • 2徐公持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26.
  • 3刘怀荣.论邺下后期宴集活动对建安诗歌的影响[J].文学遗产,2005(2):78-87. 被引量:7
  • 4魏宏灿.同题并作:邺下文学繁荣的促进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23(2):25-28. 被引量:2
  • 5唐翼明著..魏晋清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62.
  • 6冈村繁.《清谈的系谱与意义》,《冈村繁全集(第三卷):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9页. 被引量:1
  • 7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358页. 被引量:2
  • 8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P148. 被引量:15
  • 9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493.
  • 10唐长孺.《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收入所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劳舒编,雪克校.《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被引量:3
  • 2[日]蟓本隆善.《魏晋佛教的展开》,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42-243页. 被引量:1
  • 3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第68页. 被引量:1
  • 4《汉魏士大夫的异化及其文化的建构》,《聂石樵教授八十寿辰纪念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2-92页. 被引量:1
  • 5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一》. 被引量:1
  • 6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修订版.. 被引量:9
  • 7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建安四年至建安八年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348页. 被引量:1
  • 8.《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裴注引《魏略》[M].岳麓书社,1992年版.. 被引量:1
  • 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A]..《全三国文》卷七《魏七》[C].中华书局,1958年版.. 被引量:2
  • 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准[M].中华书局,1984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