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法国 Bordeaux 儿童医院的医师 Léauté-Labréze 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后[1],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先河。因血管瘤的内皮细胞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有同样的生成机制,本文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推断出普萘洛尔治疗肿瘤的可行性。
背景:血管瘤的主要发生机制为促进血管形成因子及抑制血管形成因子的水平失衡。促进血管形成的因子中最主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机制为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
出处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Journ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