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的新变化
被引量:3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2-85,共4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杨明洪.农业增长方式转型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1999.. 被引量:2
-
2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农村经济绿书书(1999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14. 被引量:1
-
3杨明洪 蒲春龄.关于农业结构地区雷同问题的理论思考.市场经济与西部农村发展(2000年中青年农经学者年会论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4张仲芳.我国1993~1995年的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兼论在WTO框架下我国的农业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1997(6):23-27. 被引量:16
-
5冯海发.论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宏观对策[J].经济研究,1997,32(1):45-54. 被引量:26
-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99(6):4-10. 被引量:16
-
7黄季焜,李宁辉,陈春来.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1999,20(8):2-7. 被引量:59
-
8黄季焜,马恒运.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主要国际竞争者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0(5):17-21. 被引量:127
-
9李社芳.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8):40-41. 被引量:3
-
10张伯伟.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与资本密集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2000,23(7):38-4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30
-
1冼国明,张岸元,白文波.“三提五统”与农村新税费体系——以安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为例[J].经济研究,2001,36(11):76-81. 被引量:21
-
2杨明洪.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效应评估及其政策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01(S1):25-29.
-
3李明,孙洪磊.WTO规则下我国农业的法律保护[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9-43. 被引量:1
-
4罗涛.关于农村税改试点中的交易费用转移、风险承担问题的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88-90.
-
5魏人民,周俊.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改革的经验保护我国农业[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69-72.
-
6毛德智.WTO框架下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构建[J].农业技术经济,2006(2):48-51. 被引量:2
-
7周志太.农协的作用、问题与对策——安徽省天长市农协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1):36-37.
-
8赵华甫,张凤荣,张晋科,李佳,赵婷婷.浅议北京农业发展空间[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659-663. 被引量:1
-
9刘金山.中国农业:报酬递增与“剩余之谜”[J].未来与发展,2007,28(6):25-28. 被引量:3
-
10杨明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5):37-4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15
-
1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8):130-131. 被引量:11
-
2邓晗嵩.黔西南州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对策[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81-83. 被引量:4
-
3朱杏珍.产业群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21):48-52. 被引量:6
-
4成娟,张克让.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02-105. 被引量:27
-
5王保利,姚延婷.绿色农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以陕西省渭北绿色果品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588-593. 被引量:11
-
6王淼.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努力促进苹果出口[A].中国苹果出口论坛文集[C].北京:农业部,2004.(10). 被引量:1
-
7王力,彭新育.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思考[J].经济地理,1998,18(3):83-88. 被引量:7
-
8刘妙龙,康民.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8,18(4):112-114. 被引量:2
-
9张燕,张洪.农业转型与资源替代[J].经济地理,2001,21(6):719-722. 被引量:10
-
10方觉曙,赵春雨.城郊农业与郊区农业产业化问题——以芜湖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22(2):223-22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7
-
1蒋才芳.湘鄂渝黔边毗邻民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J].全国商情,2008(B11):3-6. 被引量:1
-
2徐胜华,安亮亮,蒋才芳.湘西民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机理路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9(8):7-10.
-
3许芳.基于群落演替理论的产业集群进化路径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0):76-81. 被引量:6
-
4章文,张莉.基于生长曲线、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企业数短期预测和比较——以深圳为例[J].经济问题,2013(9):71-75. 被引量:2
-
5许烜,符勋芳.我国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19):24-26.
-
6孙嘉寅.绿色农业产业集成的创新系统及保障环境[J].民营科技,2018(10):101-102.
-
7何建新.“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都市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南方农村,2018,34(4):14-21. 被引量:5
-
1顾焕章,刘红明.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1):97-100. 被引量:2
-
2熊学刚.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6):3-11. 被引量:8
-
3郁鹏,张晓.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J].经济前沿,2007(9):34-36. 被引量:1
-
4彭星闾,肖春阳.中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月刊,2000(1):16-18. 被引量:1
-
5张广文,肇伟霞.论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产业化[J].学术交流,1999(3):29-30. 被引量:1
-
6朱明.关于中国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2):10-13. 被引量:10
-
7陈万军.关于农村劳动力返乡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9(4):249-249. 被引量:1
-
8谢元态.从中国农民的“四个伟大创造”,看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质,目标模式与发展对策[J].投资与合作,1999(4):52-57. 被引量:1
-
9苏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与宏观政策的选择[J].改革与战略,1998,14(1):5-8.
-
10蓝庆新.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0(1):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