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在我国稻田CH4研究中的应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生长期和非水稻生长期CH4传输的碳同位素分馏,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观测稻田CH4传输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ε传输的方法。结果表明:密闭箱+注射器法能较好地测定非水稻生长期稻田ε传输,此时ε传输为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表层水中的δ^13CH4值(–6.7‰~–3‰)。水稻生长期,ε传输可通过三种方法获得,分别是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表层水中的δ^13CH4值(–16.6‰~–15.2‰)、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孔隙水中的δ^13CH4值(–13.2‰~–1.1‰)和植株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通气组织中的δ^13CH4值(–16.3‰~–10.9‰),但前两种方法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最后一种方法——分隔+切割法,既科学,又可靠,且能获得准确的观测结果。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16-2021,共6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020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1169)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012DFG9029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10303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