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界的一个新注意点。这里的第二语言习得在英语中有人用second language learning,有人用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作者
孙骊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Foreign Language World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LANGUAGE
应用语言学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7
参考文献
18
1
Blair, R.W. (1982),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Language Teach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被引量:1
2
Brown, I-I.D. (198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被引量:1
3
Cook, V.J. (1981), "Second language Lear- ning: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V. Kin- sella ed. Surveys I, 1982 Cambridge: CUP.
被引量:1
4
Corder, S.P. (1985), Introducing Applied Ling- 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被引量:1
5
Corder, S. Pit (1985), "Pit Corder o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ELTJ 40, 1986.
被引量:1
6
Ellis, R.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 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UP.
被引量:1
7
Holden, S. ed. (1983), Focus on the Learner. MEP.
被引量:1
8
Howatt, A.P.R.. (1984),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UP.
被引量:1
9
Johnson,-K. (1983), "The Nature of Lan- guage Learning" in S. Holden ed. Focus on the Lear- her. 1983, MEP.
被引量:1
10
Kinsella, V. (1982), Surveys 1 and2. Cam- bridge : CUP.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刘梅华,方莉莉.
语法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S1):90-95.
被引量:4
2
肖青,李宇峰.
传播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
.社科纵横,2008,23(10):130-132.
被引量:6
3
谢淑玲.
关于知识内化的几个问题[J]
.求索,1999(3):100-102.
被引量:22
4
张正东.
论外语课的对象——结构与功能浅议[J]
.外国语,1986,9(3):74-78.
被引量:11
5
周国光.
概念体系和词汇体系[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1):105-113.
被引量:13
6
束定芳.
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趋势[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8(3):60-65.
被引量:41
7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原理篇[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3):11-17.
被引量:4
8
戚立夫.
学力的概念和结构——日本心理学的学力观[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105-111.
被引量:5
9
韩哲.
筛选归纳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学刊,1993(5):62-64.
被引量:1
10
褚洪启.
论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历史价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87-9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1
1
曹艳珍.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5).
2
吉哲民,李冬梅.
浅谈中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J]
.外语界,2001(3):15-18.
被引量:69
3
张国,马芳.
论交际法教学过程中语法的内包化[J]
.文教资料,2006(14):146-147.
4
王艳萍.
高素质外语人才需要高素质外语教师[J]
.焦作大学学报,2006,20(1):109-110.
5
王望妮.
二语语法学习与语言技能关系研究[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86-90.
被引量:1
6
梁冬梅.
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与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2010(52):157-158.
7
孙骊.
《研究如何学,探讨如何教》[J]
.外语界,1990(3):1-6.
被引量:5
8
梁树芬.
应用型大学英语四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J]
.戏剧之家,2016(24):222-222.
被引量:1
9
齐宇歆.
从学力观的历史变迁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评价[J]
.远程教育杂志,2017,35(2):43-55.
被引量:8
10
李慧.
谈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J]
.中州大学学报,2002,19(4):54-55.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雷航,吴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S1):95-97.
被引量:2
2
蔡坤.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2):237-240.
被引量:18
3
冯成一.
谈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8(1):48-49.
被引量:6
4
刘丹丹.
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58-60.
被引量:6
5
常晖.
培养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其外语交际能力[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57-60.
被引量:1
6
李宏霞.
论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10):164-165.
7
赵彬彬.
大学英语学习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
.大家,2012(12):239-239.
8
张宇,房士荣.
中西方学习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259-260.
9
罗钦志.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09,0(19):15-16.
10
刘淑梅.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应用的若干分析和建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51-54.
被引量:3
1
王娟.
商务敬语的注意点[J]
.日语知识,2006(10):14-15.
2
匡明建.
形容词比较等级的用法及注意点[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02(15):11-12.
3
匡明建.
使用一般过去时的注意点[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02(19):11-12.
4
姜有荣.
虚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J]
.语文知识,2001(11):53-58.
5
闫国英.
浅谈形容词、副词“比较”中的注意点[J]
.英语辅导(初三年级),2000(5):9-9.
6
Liu Yu.
Teacher’s R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大舞台,2010(1):189-191.
7
周笑盈.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科学时代,2011(11):231-232.
8
颜景泉.
比较等级的特殊用法和注意点[J]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08(29):41-43.
9
郑旭.
The research of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3):297-299.
10
方舟.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0):252-252.
外语界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