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趋势初探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了有效地向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必须深入研究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实际工作应该引起重视的课题。这篇文章对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作了一定的分析,我们欢迎大家就这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和讨论。
作者
王炳仁
曹国旗
机构地区
杭州大学
出处
《教育研究》
1982年第4期33-37,48,共6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道德认识
中小学生
发展趋势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科学研究工作
道德形成
青少年
文章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被引量:22
2
巴尔底安:《信念形成的开始阶段》,《苏联心理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被引量:1
3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31页,第236页,第230-231页.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38
1
刘立军.
论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城市教育[J]
.学海,2004(5):146-151.
2
李新宇.
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J]
.文艺争鸣,2001(1):4-14.
被引量:9
3
梁守德.
特色创新:理论的内在规律性[J]
.国际政治研究,2005,26(2):5-7.
4
黄道炫.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考察——以广昌战役为中心[J]
.历史研究,2006(2):3-22.
被引量:10
5
王元骧.
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
.文艺研究,2006(8):4-12.
被引量:32
6
郭冰茹.
论“十七年小说”的叙事张力[J]
.当代作家评论,2006(5):146-153.
被引量:1
7
冯长春.
新音乐的理论基础——以救亡音乐思潮为背景[J]
.音乐研究,2006(3):58-64.
被引量:7
8
韩晓莉,行龙.
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J]
.近代史研究,2006(6):90-105.
被引量:30
9
张敏卿.
重释“北上抗日先遣队”组建的原因[J]
.中州学刊,2007(2):176-178.
被引量:1
10
周丕启.
大战略的本质与特点[J]
.国际论坛,2007,9(2):10-14.
同被引文献
12
1
杜殿坤.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
.全球教育展望,1980,11(1):1-14.
被引量:15
2
伍棠棣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155页
被引量:6
3
高荣生、马淑贞:《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四川心理学动态》13页.
被引量:1
4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国内18个地区5-11岁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调查》,《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文摘选集》第103页.
被引量:1
5
刘振群等:《华南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文摘选集》,第108页.
被引量:1
6
《年龄与教育心理学》.[苏]A·B·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第170-172页.
被引量:1
7
曾欣然:《小学生爱护公物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模拟调查的初步分析》,《四川心理学动态》81年3期,第24页.
被引量:1
8
[苏]巴尔底安:《信念形成的开始阶段>,《苏联心理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被引量:1
9
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国内十省市青少年思想、动机与兴趣的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文摘选集》第116页.
被引量:1
10
《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第319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陈安福.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过程的特点[J]
.教育研究,1982,3(9):38-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安福.
中小学生纪律教育过程的心理分析[J]
.教育研究,1983,4(5):53-57.
1
王炳仁.
德育要从基础抓起[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3):88-90.
2
周占红.
略论阅读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0,0(10):24-25.
3
杨成佳.
浅谈道德教育的五个因素及方法[J]
.职业,1997,0(3):43-43.
4
金元逊.
德育理论中的两个问题[J]
.教育研究,1983,4(3):27-30.
被引量:1
5
王秀岩.
试析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J]
.天津教育,1996,0(12):4-5.
6
孔华.
关于加强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问题[J]
.江海学刊,1960(12):24-26.
7
杨崇龙.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搞好我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全省第二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1(3):4-9.
8
周海钢,周丽侠.
以创新精神落实课题实验[J]
.信息技术教育(陕西),2002(2):29-29.
9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的通知[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3):7-7.
10
杨崇龙.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搞好我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全省第二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1(2):5-10.
教育研究
198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