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学论若干问题浅议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 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当前国际上涉及教育改革的根本性理论课题之一,也是一个最具有“竞争性”的课题。
作者
胡克英
出处
《教育研究》
1979年第3期17-24,共8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教学论
发展能力
学习知识
关系问题
教育改革
根本性
竞争性
课题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200
1
余淞发,邓峰,钟媚,储独俊.
高中生化学认识论信念与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关系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0(5):73-77.
被引量:2
2
马云云,吴星.
高中化学基本学科观念建构的新视角[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3):67-71.
被引量:9
3
廖正衡.
方兴未艾的中国化学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8):47-52.
被引量:3
4
梁永平.
PCK视域下教师的学生知识及其发展[J]
.教育科学,2013,29(5):58-63.
被引量:23
5
王本陆.
教学认识论:被取代还是发展[J]
.教育研究,1999,20(1):74-78.
被引量:29
6
陈晓燕.
化学哲学与化学教育的相关性[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1):20-24.
被引量:1
7
杨先碧,阮慎康.
化学发展与化学哲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3):28-36.
被引量:13
8
蔡宝来,王嘉毅.
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J]
.教育研究,1998,19(2):56-59.
被引量:16
9
李瑾瑜,徐继存.
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与蔡宝来、王嘉毅商榷[J]
.教育研究,1998,19(12):58-62.
被引量:5
10
陈桂生.
刘佛年《教育学》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1998(3):9-1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3
1
张振华.
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J]
.中国学校体育,2002,21(1):59-60.
被引量:12
2
查有梁.
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
.教育学报,2007,3(2):16-23.
被引量:21
3
刘华.
基于认识论的教学理论研究:合理性及路径更新[J]
.教育学报,2011,7(5):64-68.
被引量:3
4
杜晓燕.
论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教学过程四步曲[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5):123-124.
5
王鉴,李泽林.
探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知识地图”[J]
.教育研究,2019,0(1):27-41.
被引量:25
6
张晓洁.
我国当代教学认识论:进展、问题与反思[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4):1-7.
被引量:2
7
冷飒爽.
优化教法 指导学法 提高素质[J]
.学周刊,2019(4):103-104.
8
陈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三个维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19(2):114-117.
被引量:12
9
王鉴,胡红杏.
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教育研究,2020,41(5):59-73.
被引量:7
10
柯祥德.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思考[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4):91-94.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吴学鸾.
“学生视角”让作业回归学习本质[J]
.新课程导学,2023(25):96-98.
2
郭爽.
尝试开放式体育教学,探索多样化课堂模式[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4):44-45.
3
郭华.
教学论研究患上了“没感觉”的症状[J]
.教育科学研究,2004(7):17-19.
被引量:11
4
朱翠珠.
谈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78-79.
5
华音.
高校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4):111-112.
被引量:23
6
王艳玲.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型[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20-25.
被引量:16
7
于蕴,何勇.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探讨[J]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687-688.
被引量:6
8
王策三.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8(7):3-21.
被引量:82
9
乔亚利,李臣之.
强化“本土行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20(5):5-8.
被引量:1
10
朱嬉.
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吗?[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9):63-66.
1
王永亮.
当前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7(11):8-9.
2
陈心五.
必须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与教学[J]
.当代教育科学,1987(2):37-41.
被引量:2
3
李钟婧.
浅析高校教师如何关爱学生[J]
.世纪桥,2011(7):111-112.
4
黄伟.
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6):137-137.
5
李东斌.
论网络环境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0-12.
被引量:7
6
林治波.
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精神[J]
.人民论坛,2014(2):9-9.
被引量:1
7
李红.
百年大计的创新思考[J]
.新湘评论,2012(8):20-21.
8
肖川.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1999(2):5-9.
被引量:3
9
殷荣.
国外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启示[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5):75-77.
被引量:8
10
张阳.
创造教育的基本原理[J]
.教育科学研究,1993(6):5-8.
教育研究
197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