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教不象印度教那样是一种“嗣承宗教”,“皈依”佛教也并非必须履行任何特殊的宗教仪式,所以谁是“一个佛教徒”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①。一种有用的方法是把宗教理解为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对待人和社会的事业②。一种便利的出发点是:与其把一些关键的变项,包括“一个佛教徒”的概念,当作常数来看待,倒不如把它们看作是具有潜在的变动性。按照这一出发点,从佛教教义、佛教僧团、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这四个认识范畴力嘶术看待佛教以及谁是“一个佛教徒”的概念是有可行的③这些范畴多半贯穿于整个佛教史,堪管有的范畴在某些时期可能更具有典型性或者支配性。这些范畴不是在任何发展意义上截然不同的“佛教类型”或“佛教阶段”。它们是佛教内部的一些特定范围,一个教徒可将其行为与之相联系、相适应,在某一时间,他可联系于其中的一项或不止一项。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83年第3期22-28,共7页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