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老年人血浊的病因病机特点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老年人血浊发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认为老年人血浊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机体衰老造成的五脏虚损是其根本原因,具有易致痰致瘀、变证繁多的发病特点。
作者
刘传谦
刘德山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7期10-12,共3页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浊
病因病机
发病特点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王新陆.脑血辨证[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1.
被引量:1
2
王新陆.
论“血浊”与“治未病”[J]
.天津中医药,2008,25(3):177-180.
被引量:81
3
王叶丽,曾群丽,李静.
492例心内科慢性病住院患者的幸福感和情绪特征调查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6):1697-1697.
被引量:10
4
王兴臣,王新陆.
再论血浊的病机和致病特点[J]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1):729-731.
被引量:18
5
张伯礼.血瘀证与活血化瘀[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28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新陆.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3-5.
被引量:26
2
张怀惠,陆峥,蔡军.
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分析[J]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1):7-9.
被引量:41
3
刘慧杰,舒为群,张学奎,梁志清,常青,江露.
育龄期妇女体内有机污染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28-230.
被引量:7
4
张静平,姚树桥,周乐山,王红红.
322例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4-246.
被引量:59
5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2.
被引量:52
6
王米渠,王宇,骆永珍,白华,黄健.
“恐伤肾”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及免疫器官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4-35.
被引量:28
7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96-298.
被引量:106
8
王新陆.化浊法在皮肤病中的运用[M].中国中医药报,2006,10:28.
被引量:1
9
严灿,潘毅,邓中炎,高敏,吴丽丽.
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应激状态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_2O_2功能的观察[J]
.中医杂志,1997,38(4):236-236.
被引量:20
10
王新陆.脑血辨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101
1
唐姣姣,叶海燕.
叶海燕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经验举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3):191-192.
被引量:2
2
孙莹姗,刘德山.
从血浊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5):71-72.
3
冀敦福,季海刚.
关于衰老与老年病中医机制的探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69-173.
被引量:15
4
秦培洁,仝小林,李敏,常柏,李修洋,刘文科,姬航宇.
论脾瘅与血浊的关系及其意义[J]
.江苏中医药,2010,42(4):6-7.
被引量:24
5
胡怀强,周永红,曹秉振,王新陆.
化浊行血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2):66-68.
被引量:16
6
齐玉玺,张惠云,乔明琦.
中医情志伤脏规律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633-1636.
被引量:12
7
段赟,李雪松,夏小军.
从中医学“血浊”理论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
.中医研究,2011,24(4):8-10.
被引量:7
8
汪琳.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56-158.
被引量:1
9
付玉芳,刘伟,张国丽.
调卫和营法论治血浊[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0):687-688.
被引量:1
10
王新陆.
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11,28(5):355-357.
被引量:50
同被引文献
37
1
程翔,廖玉华.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5):475-477.
被引量:87
2
刘德山,王淑丽,张继东.
脑神康煎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95-97.
被引量:12
3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2.
被引量:52
4
宫润珍.
浊邪害清浅释[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02-102.
被引量:12
5
欧阳菊艳,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6):776-780.
被引量:5
6
许筱颖,郭霞珍.
浊毒致病理论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8-29.
被引量:98
7
高雪枝. 浅论“有形浊邪”对人体的伤害作用[J]. 陕西中医函授,1988(2):4-7.
被引量:1
8
刘喜明. 中医治疗“雾霾咳”[N]. 上海中医药报, 2013-12-20(001).
被引量:2
9
王新陆.
论“血浊”与“治未病”[J]
.天津中医药,2008,25(3):177-180.
被引量:81
10
郝媛媛,刘德山,李伟,王新陆,周密,王竹梅.
大蒜素对糖尿病高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6(7):685-6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陈豫,罗嗣卿,张光荣.
浅析浊邪及其证候特征[J]
.江西中医药,2016,47(5):19-20.
被引量:6
2
乔云,刘德山.
刘德山教授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理论总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30):240-241.
被引量:1
3
李文静,刘德山.
基于炎症因子、血浊论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43):59-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冯一凡,施新,展照双.
窍病辨治思路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20,26(4):80-82.
被引量:1
2
贾红玲,金妍,张永臣,王新陆.
以血浊理论为指导,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思路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20,37(4):388-393.
被引量:7
3
闫宏,张晓梅,满君,刘彧杉,李思敏.
张晓梅从湿浊瘀结论治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2958-2960.
被引量:1
4
唐雪雪,蒋平.
从“浊”论治特发性弱精子症的理论基础及诊疗策略[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9):17-20.
5
郭永胜,黄书婷,渠景连,李良松.
“浊邪害清”理论辨治钩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3):375-377.
被引量:4
6
迟显苏,梁晓,魏竞竞,刘悦,刘红喜,朴京泽,张允岭.
基于血浊理论从痰、瘀、毒论治缺血性脑卒中[J]
.陕西中医,2023,44(7):917-921.
被引量:7
7
丁然,刘真,王金,夏彤,李蕾.
基于“浊邪害清”理论探析慢性鼻窦炎的病机与辨证治疗[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19(2):395-398.
8
赵瑞占,赵小丽,董淑兰.
基于浊邪论治大肠息肉[J]
.光明中医,2024,39(4):674-676.
1
李成斌.
老年五脏虚损的药食补益[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7,21(1):41-42.
2
王金桥,王金玲.
轻度认知障碍与肺及督脉的关系[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29-30.
被引量:9
3
张健,杨养贤.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五脏虚损[J]
.现代中医,1998,11(1):37-38.
4
方显明.
论五脏虚损与冠心病[J]
.广西中医药,2010,33(3):28-29.
被引量:11
5
冯明清,徐丹慧,王宝玉.
脱发患者五脏虚损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J]
.河南中医,1997,17(2):88-89.
被引量:3
6
何莉娜,孙景波,华荣.
试论脑髓空虚与老年人头风病的关系[J]
.陕西中医,2008,29(2):200-201.
7
刘丽萍,赵永锋,颜丽青.
盆炎消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15(4):283-284.
8
代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痹证380例临床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98-1499.
被引量:1
9
朱秀惠,袁国强,张庆昌.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探讨[J]
.光明中医,2003,18(5):8-9.
被引量:2
10
冯明清,徐丹慧,王东琦.
脱发患者五脏虚损辨证分型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
.河南中医,1999,19(4):26-27.
被引量:1
江西中医药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