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仁宗朝诗歌研究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宋仁宗朝诗坛处于宋调的发轫期,为后来宋调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界对于宋仁宗朝诗歌的现有研究大概集中表现在四个层面。宋仁宗朝诗歌研究也存在着缺乏对于宋仁宗朝每一个历史阶段中诗坛审美风尚、诗学观念探析以及对于宋仁宗朝诗坛与宋调初创的深入探析的局限。
作者
马骥葵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8期108-109,共2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关键词
宋仁宗朝诗歌
研究综述
诗学崇尚
审美形态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刘宁.
论欧阳修诗歌的平易特色[J]
.文学遗产,1996(1):52-60.
被引量:9
2
程杰著..北宋诗文革新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600.
3
黄美铃著..欧、梅、苏与宋诗的形成[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8:318.
4
程杰著..宋诗学导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380.
5
周裕锴著..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585.
6
吕肖奂著..宋诗体派论[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77.
7
张海鸥著..北宋诗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434.
共引文献
8
1
王晓玉.
北宋怪奇诗风与易学观物方式[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2):139-156.
2
王抚超.
论欧阳修诗歌语言的平易特色[J]
.长城,2011(10):86-87.
3
吕肖奂.
欧阳修诗歌审美追求与创作效果的矛盾[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167-170.
被引量:3
4
张小燕,刘德清.
新时期欧阳修诗歌研究综述[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3):103-106.
被引量:1
5
赵艳喜.
论欧阳修对白居易的接受[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5):121-127.
被引量:1
6
吴大顺.
论欧阳修诗歌的气格[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64-68.
被引量:2
7
张贵.
“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欧阳修多家并举诗学观探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7):19-21.
8
张颖.
论欧诗承韩及其与宋诗奠基之间的关系[J]
.青年文学家,2014,0(10Z):69-69.
1
李明.
由“气格”到“气韵”:宋代诗学尚“气”的两种范式[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3):126-131.
2
吴中胜.
翁方纲与近代宋诗派——以陈衍为中心的讨论[J]
.中国文学研究,2012(4):9-12.
3
萧晓阳.
船山诗学的汉魏六朝祈向及其文化渊源[J]
.船山学刊,2006(4):29-32.
4
宫泉久.
清代盛世诗坛中的变"之音——论清初山左诗人冯廷櫆的诗歌[J]
.学术交流,2008(12):255-258.
被引量:1
5
李祯.
文化诗学中的历史境遇——试论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中的历史观[J]
.北方文学(中),2014,0(5):105-106.
6
宫泉久.
论清初山左诗人对唐宋诗学的融合[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8(6):52-56.
被引量:2
7
赵伯陶.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的融通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2011(4):184-189.
被引量:2
8
欧阳文风.
王国维对现代感悟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以《人间词话》为考察对象[J]
.学术论坛,2012,35(9):64-69.
被引量:1
9
蒋寅.
论贺裳的《载酒园诗话》[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4):58-61.
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