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方合用治疗皲裂性湿疹验案1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六经辨证乃仲景《伤寒论》之精华,本验案从疡病病机及少阴经病欲解时出发,着眼于少阴热化及少阴气郁之病症,以黄连阿胶汤合用四逆汤治疗皲裂性湿疹,紧扣方证相应之精要而获桴鼓之效。
作者
王亚晗
王兴臣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14年第3期57-58,共2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基金
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No.2013Z003-4)
关键词
皲裂性湿疹
少阴病
黄连阿胶汤
四逆汤
方证辨证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于峥,陈春娥,张宇鹏,杨威.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考释[J]
.陕西中医,2007,28(11):1553-1554.
被引量:6
2
徐重明,汪自源.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方治评析[J]
.江西中医药,2007,38(4):19-20.
被引量:2
3
赵厚睿.
方证辨证临床运用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9,29(3):231-232.
被引量:2
4
董润之.
从伤寒六经欲解时看中医与时间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44-74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文辉,孙小红.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57-259.
被引量:10
2
王延东.
经方治疗急症验案[J]
.吉林中医药,2005,25(9):47-48.
被引量:1
3
张海莹,李晓曦.
经方妇科验案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6,26(3):49-49.
被引量:4
4
赵世庆.
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证案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24-24.
被引量:1
5
侯颖媛,李会.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7,27(5):41-41.
被引量:2
6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28
被引量:10
7
宋建平,马莉娜,张丽敏.
经方方证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04-806.
被引量:2
8
吴依娜.
论方证相应辨证的关键及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97-98.
被引量:1
9
臧东来.
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J]
.中医药研究,2001,17(3):2-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9
1
崔宜玲.
中药煎剂服法与疗效[J]
.光明中医,2010,25(3):516-517.
被引量:3
2
黄玉剑,杨涛.
中医“时空观”思维模式略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6):533-534.
3
卢亮球.
伤寒六经理论和时间医学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81-182.
被引量:1
4
许青青.
略谈《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应用[J]
.光明中医,2014,29(2):219-220.
被引量:3
5
徐士象,韩仲波,陈莹.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8,24(24):114-116.
被引量:10
6
郑靖,李杰.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研究概述[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55-57.
被引量:1
7
黄智斌,陈延,何家鸣,欧阳博文,刘奇,杨弘楚,李志雄.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2):405-408.
被引量:3
8
时秀颖,李忻红.
《伤寒论》经方治疗湿疹辨析[J]
.山西中医,2016,32(5):48-49.
被引量:1
9
莫婷,老膺荣.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00-103.
被引量:15
10
史锁芳.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的临床运用[J]
.河南中医,2017,37(6):1026-102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陈娜,梁仁.
麻杏石甘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5):545-546.
被引量:96
2
董润之.
从伤寒六经欲解时看中医与时间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44-745.
被引量:13
3
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6-57.
被引量:1
4
王会丽,韩申,刘天骥(指导).
甘草泻心汤化裁治疗脾虚湿盛型湿疹90例[J]
.国医论坛,2012,27(4):9-9.
被引量:4
5
柴勇,高宏艳,楚月英.
小柴胡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94-195.
被引量:4
6
李宏军.
五苓散加味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9):45-46.
被引量:1
7
鲁明.
麻杏石甘汤治疗皮肤病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6):256-256.
被引量:5
8
刘爱民,胡秀云.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新思路与临床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4):239-241.
被引量:12
9
洪海都,温俊茂,孔祥瑞,许纪超.
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味治疗湿疹的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749-7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时秀颖,李忻红.
《伤寒论》经方治疗湿疹辨析[J]
.山西中医,2016,32(5):48-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云坤,王成虎,冯英凯.
桂枝二越婢一汤临床运用验案二则[J]
.亚太传统医药,2018,14(9):123-124.
1
潘艺芳.
黄连阿胶汤治疗手足多汗症40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72-572.
被引量:3
2
刘晓虹,林冬梅.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失眠46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38-38.
被引量:6
3
王家娟.
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813例[J]
.中国性科学,1995,7(3):60-61.
4
王艳民.
四逆汤治疗阳虚之心衰72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6,31(4):520-521.
被引量:6
5
张淑敏.
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分析[J]
.陕西中医,2006,27(8):996-996.
被引量:5
6
张世鹰,沈丹丹,王万春,卢芳国,严张仁,蔡颜嵘.
喻文球从肾与膀胱论治粉刺验案1则[J]
.江西中医药,2015,46(11):49-50.
7
孙艳萍,刘力,贾中华.
乌蛇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4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27-28.
被引量:5
8
腰向颖,钱彦方.
四逆汤致全身表皮剥脱反应1例[J]
.人民军医,2012,55(2):122-122.
9
崔爱国,师原明,聂明.
大剂量麻黄附子治疗窦房结综合征2例报告[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3):79-80.
10
冯彦梅.
哮喘患者治疗及预防发病措施[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340-4341.
中医药通报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