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古诗十九首》中文人的生命悲剧意识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诗十九首》大体出自东汉末年的文人之手。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文人们目睹和经历了民生凋敝、社会黑暗的残酷现实。他们创作的十九首以冷峻的目光关注现实、反窥自我,用纯熟的艺术手段展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人们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具体在怀乡之情和生命孤独之感的抒发中体现。诗歌总体流露出悲切之情,意境悲远。"怊怅切情"、"意悲而远"是十九首艺术风格的总体评价。
作者
李洪连
机构地区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177-178,182,共3页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怀乡之悲
生命孤独之悲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欧明俊.
《古诗十九首》百年研究之总检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9(4):18-24.
被引量:11
2
马茂元著..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98.
3
魏收.魏书·王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65.
被引量:1
4
司马彪,刘昭.后汉书·志第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50.
被引量:1
5
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0:354.
6
袁行霈主编,聂石樵,李炳海卷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6.
7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9
8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51.
被引量:17
9
钟嵘.诗品[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1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章培恒,刘骏.
关于李陵《与苏武诗》及《答苏武书》的真伪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2):71-77.
被引量:15
2
刘跃进.
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态势的形成——从古诗十九首及南朝文学谈起[J]
.社会科学战线,1992(3):266-273.
被引量:5
3
李炳海.
《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0-76.
被引量:21
4
赵敏俐.
论班固的《咏史诗》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兼评当代五言诗研究中流行的一种错误观点[J]
.北方论丛,1994(1):60-67.
被引量:10
5
赵敏俐.
论汉代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J]
.社会科学战线,1994(4):195-202.
被引量:7
6
木斋.
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40-45.
被引量:17
7
木斋.
略论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28-32.
被引量:11
8
木斋.
论建安游宴诗的兴起——兼论《今日良宴会》的作者[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91-94.
被引量:8
9
木斋.
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J]
.中华文化论坛,2006(2):67-69.
被引量:3
10
木斋,宋娟.
论秦嘉五言诗《赠妇诗》三首为伪作[J]
.学习与探索,2009(1):199-20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6
1
孙艳红,焦宝.
百年《古诗十九首》研究史的第一次大收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56-58.
被引量:1
2
陈丽媛.
胡应麟研究综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1-108.
3
阳建雄.
论汉末魏晋诗歌的生命情结[J]
.学术论坛,2007,30(2):184-187.
被引量:2
4
郑先彬.
历代诗话对黄庭坚诗法理论的批评[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5-10.
5
周朔.
先秦“诗言志”观念的演变[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6):62-67.
6
刘琼.
圆通与飞动——严羽“以禅喻诗”的诗学话语特性[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2):167-170.
7
杨兴华.
汉儒功利诗学的人文蕴涵[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66-68.
8
林英德.
钟嵘《诗品》体论探析[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4):25-31.
9
齐海英.
中国古代理趣诗艺术审美特征[J]
.沈阳大学学报,2009,21(5):92-95.
被引量:4
10
林英德.
钟嵘《诗品》体论探析[J]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26-30.
同被引文献
9
1
李华华,刘倩.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思想[J]
.时代文学,2009(16):76-77.
被引量:2
2
陈斌.
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J]
.宁夏社会科学,1999(1):95-98.
被引量:5
3
游燕平.
从邓恩与马维尔等人的诗歌看及时行乐——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诗主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155-157.
被引量:4
4
王凤霞.
忧生意识与及时行乐——汉代诗歌价值取向溯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27-32.
被引量:1
5
李圣轩,滑彦立.
中西方及时行乐诗歌主题比较[J]
.科技信息,2009(14):146-147.
被引量:2
6
韩玲.
《致羞涩的姑娘》和《给少女们的忠告》及时行乐主题[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2):55-56.
被引量:3
7
袁蕾.
《古诗十九首》的悲情意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4):7-8.
被引量:4
8
骆捷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7):55-55.
被引量:1
9
谢伟.
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及时行乐”主题管窥[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119-1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迎.
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悲情主义与价值追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11-12.
2
高宇璇.
略论及时行乐主题在中英诗歌的体现——以“玄学派”英诗与《古诗十九首》对比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9,0(30):69-71.
1
刘祝金.
摊破浣溪沙·梦中送边兄赴旧金山[J]
.东坡赤壁诗词,2015,0(4):45-45.
2
孙秀华.
《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统观及文化意蕴诠释[J]
.宁夏社会科学,2010(5):168-172.
被引量:8
3
王婧瑜.
婉转附物,怊怅情切——论《古诗十九首》与诗人生命意识的自觉[J]
.神州,2013(6):4-4.
4
陈妍.
论韩愈诗的怊怅深情[J]
.科学时代,2010(9):312-314.
5
邓昕怡.
浅析《城南旧事》的乡愁[J]
.青年文学家,2015,0(9Z):26-27.
6
宁志荣.
走亲戚[J]
.山西文学,2007,0(11):38-41.
7
曾晓渊.
王维《杂诗》赏析[J]
.古典文学知识,2007(1):15-17.
8
王青荣.
梦忆(二题)[J]
.青岛文学,2012(5):52-53.
9
左福生,颜健.
陈与义咏梅诗寓意探微[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6):40-42.
10
秦萌,袁学群.
浅评《子夜》[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3):114-114.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