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未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Clinical analysis of 16underag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讨未成年人SLE患者的临床特征,详细统计16例未成年SLE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器官、系统受损数目,并用SLEDAI量化其活动性,结果发现未成年SLE患者主要脏器累及数目和损害程度、SLEDAI均比成年患者高,发病至就诊时间较短,临床表现更复杂。用SLEDAI更准确表示未成年SLE患者病情更重,治疗效果及预后更差。
作者
杨庆永
廖元兴
杨慧兰
机构地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7-498,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治疗
预后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蒋小云,陈述枚.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附104例报告[J]
.新医学,1999,30(8):455-456.
被引量:6
2
谢尚葵.
性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20(2):73-75.
被引量:11
3
刘传玉,周素荣,付红军,谢星宿.
少年与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7,20(2):56-57.
被引量:3
4
李慧珠,陈崑.
83例未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1):9-11.
被引量:6
5
高志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特征[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0,30(2):131-133.
被引量:1
6
王红兵,王正文.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6):343-34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邓建红,吴昌辉,吴志华.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临床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1993,15(1):1-5.
被引量:1
2
谢尚葵.
性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20(2):73-75.
被引量:11
3
高志杰.
系统性红斑狼疮118例临床分析[J]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4,24(2):106-107.
被引量:1
4
彭学标.
HLA-Ⅱ类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1):18-21.
被引量:3
5
陈述枚.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3):133-134.
被引量:3
6
Barronks.儿童时期发病的SLE的临床血清学和免疫遗传学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20:50-50.
被引量:1
7
陈顺乐 许以华 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诊断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87,26(9):533-536.
被引量:1
8
袁国华,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年,28卷,5页
被引量:1
9
吴晓初,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年,20卷,50页
被引量:1
10
谢尚葵,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年,20卷,7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7
1
曹秀菁,叶冬青,李向培,厉小梅.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J]
.疾病控制杂志,2004,8(5):415-417.
被引量:6
2
王雪艳,刘长山.
15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4):525-527.
3
刘布骏,姜波,孙凌云.
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免疫学特征[J]
.江苏医药,2006,32(9):878-879.
被引量:6
4
刘传玉,周素荣,付红军,谢星宿.
少年与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7,20(2):56-57.
被引量:3
5
张淑贤.
52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统计学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79-179.
6
张开.
系统性红斑狼疮57例临床治疗与分析[J]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34-35.
7
无.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7):506-514.
被引量:40
8
颜宏华,张新伟,解茂阳,谢圣高,陈娟.
九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07-2209.
被引量:13
9
蒋天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内分泌系统表现[J]
.医师进修杂志,2000,23(3):52-54.
10
唐蓉,王黎敏,叶任高,姜宗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46-4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
1
Morris Mc,Cameron JS,Chantler C,et al.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ith nephritis[J].Arch Dis Chil,1981,56:779
被引量:1
2
Bombardier C, Cladman DD, Urowitz MB, et al. Derivation of the SLEDAI.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 The committee on prognosis studies in SLE [J] . Arthritis Rhenm,1992, 35(6) :630
被引量:1
3
蒋小云,陈述枚.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附104例报告[J]
.新医学,1999,30(8):455-456.
被引量:6
4
郭明好,张文林,牛文革,刘向东,刘云.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151-152.
被引量:8
5
胡坚,李崇巍,张瑄,皮士红,赵津生,陈晓颖,刘嫣.
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6):430-43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王雪艳,刘长山.
15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4):525-527.
1
赵林,陈文晖,叶大田,梁毓厚,杨世豪.
心室晚电位的时间-频率表示法的进一步改进[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5,14(3):133-140.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