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迷信的形成
被引量:
21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Learning Mechanism of Supersti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迷信的形成机制,首先可以确定,迷信是个人态度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学习结果,这虽然是不正确的,但它也是知、情、行的统一体。所以,迷信的形成和传播,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维纳的归因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作者
雒焕国
机构地区
河西学院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关键词
学习心理学
迷信
学习机制
强化原理
归因理论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3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1
1
胡乔木.
反迷信提纲[J]
.中共党史研究,1999(5):1-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李旭东.
陕甘宁边区的巫神改造与社会控制[J]
.苏区研究,2021(6):101-11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37
1
孙建国.
当前我国学生中的鬼神迷信思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报告[J]
.科学与无神论,2003(6):38-41.
被引量:3
2
叶松庆.
当代大学生视野中的“现代迷信”[J]
.中国青年研究,1998(6):49-50.
被引量:5
3
陶思炎.
迷信、俗信与移风易俗─—一个应用民俗学的持久课题[J]
.民俗研究,1999(3):6-12.
被引量:31
4
程裕祯.
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2):57-63.
被引量:18
5
戴腾荣.
反对封建迷信,提高农村文明程度[J]
.龙岩学院学报,1997,17(2):63-64.
被引量:1
6
杨森,李育红,雷龙乾.
甘肃农村迷信活动调查研究报告[J]
.发展,1997,0(4):37-39.
被引量:3
7
陈明春.
关于苗族对生命生殖崇拜的含义[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44-45.
被引量:4
8
刘霞,王云芳.
“学习型政府”模式的障碍因素分析[J]
.学术探索,2004(11):6-9.
被引量:8
9
孙隆基.
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J]
.历史研究,2000(3):68-79.
被引量:65
10
赵新生.
析“现代迷信”[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8):42-4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1
1
杨颖.
中学生的迷信心理及教育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8):30-32.
被引量:2
2
李丹,孙延军,雷雳.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80-86.
被引量:19
3
陈永艳,张进辅,李建.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218-226.
被引量:30
4
杜莹,武军礼.
简论对“灵异新闻”的处理[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0):48-49.
5
许东.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迷信心理探析[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2):44-46.
被引量:1
6
刘连忠,张娟.
迷信活动参与者心理状态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917-1918.
7
李小龙.
老年人迷信心理探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148-1152.
被引量:6
8
王晓丽.
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1):96-100.
9
姜永志,张海钟.
文化品性: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传统超越[J]
.阴山学刊,2012,25(1):16-20.
被引量:1
10
危悦,刘颖娴,赵云龙.
意识启动与迷信内隐联结水平对大学生迷信决策的影响[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89-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陈雨琴,曹爽,徐鹏博,肖玮.
青年群体认知反思倾向、开放性思维与迷信信念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20,0(1):86-90.
2
梁娟.
运动员迷信行为的心理学探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7):251-252.
被引量:1
3
王斯蕾,蔡吉林,赵俊琳.
摒除网络迷信 净化大学生成长环境[J]
.成功,2013(4):148-148.
4
李廷湘.
大学生迷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1):103-105.
被引量:5
5
赵萍,林艺淇.
大学生迷信的心理原因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2(1):44-46.
被引量:2
6
邢晓沛,王美芳.
大学生迷信心理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0(1):44-46.
被引量:1
7
周文杰,杨传艳.
浅析语言迷信及其根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77-77.
8
温磊,王燕.
体育彩票消费中彩民的认知偏差研究[J]
.运动,2010(7):140-141.
被引量:1
9
夏凯.
大学生迷信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8(4):42-43.
10
许东.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迷信心理探析[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2):44-46.
被引量:1
1
刘晓明.
奖励“失效”的审思与求解——强化原理的分析视角[J]
.班主任,2016,0(10):54-57.
2
张远平.
斯金纳理论对教学管理的启示[J]
.时代教育,2012(2):16-16.
3
许红梅.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与强化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8(5):77-78.
被引量:2
4
胡春丽.
试论班级内部实行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8):205-206.
5
孙学超.
浅谈教育活动中的惩罚及其应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1):73-74.
被引量:5
6
曹洪领.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J]
.神州,2012(15):342-342.
7
张燕中,刘泽琼.
浅析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因素[J]
.滁州学院学报,2007,9(6):92-94.
被引量:1
8
刘古丽.
现代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4(3):14-15.
被引量:2
9
王颖.
强化理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4):26-29.
被引量:8
10
刘佩铭.
“胡萝卜”的诱惑——强化原理在学习动机激发中的运用[J]
.江苏教育,2017(8):34-36.
甘肃高师学报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