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37-39,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89
-
1甘开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革新与完善——基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61-62. 被引量:2
-
2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2):181-185. 被引量:77
-
3戚业国,姜学海.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65-69. 被引量:11
-
4贺芳玲.对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的思考与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63-67. 被引量:5
-
5刘亚君.硕士生教育实行收费的思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5):63-66. 被引量:5
-
6魏新.关于我国教育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18(6):29-35. 被引量:29
-
7吕炜,肖兴志,王晔.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4,25(6):28-33. 被引量:35
-
8李文利.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模式的中外比较和政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53-56. 被引量:15
-
9杨克瑞.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46-50. 被引量:26
-
10魏雅华.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谈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J].中国金融,2004(20):24-2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43
-
1黄维,沈红.论财政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功能耦合[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1):83-86. 被引量:1
-
2杨建青,郭晶.我国助学贷款实施难的成因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4(1):11-14. 被引量:1
-
3刘建英,刘中元,陈靓.浅议国家助学贷款中信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6):31-33.
-
4徐莉,石晓春.关于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5(2):35-39. 被引量:9
-
5赖颖,胡容.浅谈如何解决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两难境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1):65-66.
-
6徐莉,石晓春.助学贷款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30-34. 被引量:9
-
72006年度“小森印刷奖学金颁奖大会”隆重举行[J].印刷杂志,2006(12):76-76.
-
8洪银萍.大学生收入期望模型及对助学贷款的意义[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0(3):272-275. 被引量:1
-
9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中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功能耦合分析[J].求索,2006(11):8-11. 被引量:4
-
10符号亮,戴秀丽.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 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6):1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0
-
1陶迪,肖闪.助学贷款的另一种选择:热由社保基金来发放贷款[J].北方经贸,2006(12):77-79.
-
2李杨.从助学还贷谈诚信教育[J].文教资料,2006(24):42-43. 被引量:1
-
3甘开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革新与完善——基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61-62. 被引量:2
-
4樊永勤.校方如何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与收回[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446-448.
-
5阎美凤,苗朝阳,茹丽静.浅谈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制度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23-24.
-
6徐亚军.高校助困基金新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208-210. 被引量:1
-
7聂亦娴.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J].消费导刊,2009(16):117-117.
-
8闫武辉.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模式和发展研究[J].商情,2008(4):110-110. 被引量:2
-
9汪龙舒.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若干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4,15(4):16-18. 被引量:3
-
10孙冰洁,杨再淮.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11-12.
-
1王小婷.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9):25-27. 被引量:1
-
2王雷.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防范[J].当代教育,2009(1):121-122.
-
3吉余峰.案例教学法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52-153.
-
4张书.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下的思考[J].好家长,2016,0(42):253-253.
-
5王建华.产学研结合是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产业,2009(2):31-33.
-
6陶华.复读:一把无形的双刃剑[J].平安校园,2013(16):18-19.
-
7任守榘.把握风险与机遇、信息与决策的关键[J].信息系统工程,2001,14(1):22-22. 被引量:1
-
8尹卫国.高校成了“穷大款”?[J].观察与思考,2006(10):9-9.
-
9曾诗鸿,马晨.金融风险系列课程研究型教学的研究框架设计[J].中国证券期货,2013,16(9X):274-274.
-
10李永华,刘超.综合防范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J].中国高等教育,2003(2):47-47.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