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共1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5
-
1柯杨.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著作——简评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J].中国图书评论,1987,10(1):63-66. 被引量:2
-
2王文宝.民俗学理论的新里程碑——评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的新著《民俗学原理》[J].广东民俗,2000(3):17-19. 被引量:2
-
3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102-106. 被引量:115
-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1):11-21. 被引量:48
-
5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9-12. 被引量:98
-
6乌丙安,吴效群.机遇还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3):1-4. 被引量:22
-
7孙庆忠.乌丙安教授:民俗学理论建设与学术实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 被引量:2
-
8乌丙安,孙庆忠.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28-44. 被引量:25
-
9江帆.乌丙安在民俗学研究上的突出贡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87-91. 被引量:3
-
10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5-17. 被引量:16
-
1民俗学家乌丙安著述[J].民俗研究,2008(4).
-
2启功.钟敬文先生的做人和治学[J].神州民俗,2002(3):48-49.
-
3郁风.正直 勤奋 澹泊──悼念钟敬文先生[J].神州学人,2002(3):27-29.
-
4黄梅子.走向最后的秘境[J].中国民族,2001(8):67-69.
-
5白晓清.黑龙江古代民俗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4):91-95.
-
6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的题词[J].神州民俗,2014(17).
-
7夏敏.文化变迁与民俗学的学术自省[J].民俗研究,1999(2):14-18. 被引量:4
-
8贾放.写在恩师钟敬文先生离去的日子[J].西北民族研究,2002(2):40-41.
-
9闻斋.民间民俗学家——赤松启介[J].民俗研究,2000(2):131-131.
-
10彭梅蕾.陈序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