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性别: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1

Social Gender:A New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性别研究与教育研究的关系入手,具体阐述了社会性别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性别文化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性别研究对定位教育内容和对象的意义启示。
作者 韦禾
机构地区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7,共4页 Global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崔少元(2001).“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一种思维和策略的转向”.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8日 被引量:2
  • 2Vina Mazumdar(2000).“教育与农村妇女:一种可供选择的视角”.杜芳琴主编.赋知识以社会性别.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被引量:1
  • 3郑新蓉(2000).妇女教育课程开设的理论和实践.载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批判与重建.北京:三联书店. 被引量:1
  • 4刘力(2000).脑科学与教育—值得关注和拓展的研究领域.载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被引量:1
  • 5印度,妇女地位委员会(1975).建立平等.杜芳琴主编.赋知识以社会性别.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被引量:1
  • 6蔡宝琼(2000).“教育与性别特质”.香港.信报.2000年10月3日 被引量:1
  • 7施寄青著(1993).婚姻终结者.台湾:皇冠杂志社 被引量:1
  • 8加瑞·R·布鲁克斯,罗伯塔·L·纳特等著(2000),架起两性世界的桥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 9(2001).“性别与教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 10张妙清,叶汉明,郭佩兰合编..性别学与妇女研究 华人社会的探索[M],1995.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47

  •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82
  • 2杨钋 林小英.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 被引量:1
  • 3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被引量:18
  • 4杨钋 林小英.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 被引量:1
  • 5徐富明等.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 被引量:2
  • 6[2]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4
  • 7[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白皮书[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8[7]黄育馥,刘霓.e时代的女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9[11]背喜欢的部分[N].文汇报(教育版),2003-06-09. 被引量:1
  • 10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