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的评析
被引量:4
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共7页
同被引文献9
-
1林致远,邓子基.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及其调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2):75-80. 被引量:3
-
2张相海 等.《“九五”和2010年税制改革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
3张志超.现代财政学原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05. 被引量:1
-
4孙健夫.美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世界经济,1997,20(7):32-34. 被引量:8
-
5杨大楷,王晓岚.国债代际负担研究[J].投资研究,1999(5):11-17. 被引量:3
-
6张伦俊.税收与GDP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0(3):13-16. 被引量:6
-
7陈莉.税收弹性问题探析[J].税务与经济,2001(6):17-19. 被引量:12
-
8徐维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5):44-46. 被引量:7
-
9许梦博,吴宏韬.克林顿与布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2(5):66-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8
-
1甘雨.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政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12):202-202.
-
2彭述华.美国经济的国家因素:经济制度与主要国内经济政策[J].国际观察,2005(6):72-77.
-
3唐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2):9-13. 被引量:5
-
4刘忠敏,马树才,回宝祥.国债的支出方向对国债的代际负担影响研究[J].统计教育,2009(10):55-57. 被引量:3
-
5唐菊.地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5,0(4):14-18.
-
6黄荣哲.多种税收收入弹性估算方法的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15,0(29):55-56. 被引量:2
-
7田志刚,高琳,毛翠英.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研究[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4):40-41. 被引量:14
-
8毛翠英,杨抚生.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3):61-65. 被引量:26
-
1樊文格,江华锋,李建峰.对我国国债风险问题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S):182-183.
-
2崔治文.国债风险的认知与规避[J].财政研究,2001,17(8):46-49. 被引量:13
-
3杨浩.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2003(8):48-50.
-
4李慧,黄江源.转型时期的国债风险防范与化解[J].天津经济,2002(8):51-53.
-
5杨丽琴.我国国债风险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5):11-14.
-
6刘立峰.国债发行中的风险因素[J].宏观经济管理,1999(10):30-31. 被引量:1
-
7胡宇.我国财政风险现状探析[J].财经科学,1999(5):77-80. 被引量:8
-
8张晓林,胡颖.如何认识和防范我国目前的国债风险[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28-28.
-
9彭晗.从财政风险问题谈我国财政支出改革[J].财会研究,1999(10):7-8.
-
10孙敬水,朱云高.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0,17(10):36-4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