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28,共2页
China Archives
同被引文献43
-
1杨美清.从“和县经验”看档案资源的科学整合[J].山东档案,2007(1):20-21. 被引量:2
-
2管先海.过渡时期的档案馆模式——复合档案馆[J].山西档案,2004(3):21-24. 被引量:7
-
3高祥永.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点新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5(2):64-65. 被引量:4
-
4金波.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5(3):67-70. 被引量:14
-
5许芳芹.提高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16-17. 被引量:5
-
6张咏梅.浅谈勘察设计科技档案的质量管理[J].档案,2007(5):58-59. 被引量:4
-
7柯友良.《复合档案馆——未来档案馆的主体模式》[J].《档案学通讯》,2004,3. 被引量:1
-
8傅凡.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记录控制”与档案管理的联系[J].中国档案,2007(10):42-43. 被引量:1
-
9百度百科.系统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521.htm. 被引量:4
-
10束维兵.和县出台档案资源整合方案[N].中国档案报,2005-7-2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3
-
1范玉敏.基于档案属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
-
2周慕荣.共享视野下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58-58.
-
3林秦秦.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架构与实践[J].科技档案,2005(1):23-25. 被引量:1
-
4柯友良.对复合档案馆及其发展的构想[J].档案学通讯,2005(2):87-89. 被引量:9
-
5孙玉石.评说纷纭仍谈“新” ——漫话2005年修订版《鲁迅全集》[J].中国图书评论,2006,29(4):8-12. 被引量:3
-
6张立红.浅析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8(1):57-58.
-
7徐欣.试论数字档案馆的战略定位[J].兰台世界(上旬),2006(05S):44-45. 被引量:3
-
8戴翠萍,杨会琴,张玲.高校档案数字化与电子签名应用的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5):109-115. 被引量:2
-
9陈红颖.基于档案属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析[J].卷宗,2012(9):128-128.
-
10倪代川,金波.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功能[J].档案学研究,2013(4):64-6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33
-
1周林兴,谢林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的双维度治理研究[J].浙江档案,2021(3):15-18. 被引量:3
-
2曹天帆,徐杰,黄新荣.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我国综合数字档案馆建设人力资源支持策略——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山西档案,2023(2):117-124.
-
3齐祥宇.面向智慧城市的云数字档案馆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8,0(4):46-46. 被引量:1
-
4王峰.高校档案管理集成模型的构建与运行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0):76-77. 被引量:3
-
5徐辛酉.综合档案馆馆藏缺陷原由探析及启示[J].北京档案,2006(8):19-21.
-
6邓艳艳.论过渡时期的档案馆模式[J].兰台世界(上旬),2006(10S):19-19.
-
7管先海.关于档案学理论简洁性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7(8):7-9. 被引量:3
-
8张慧,徐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档案管理工作[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10):39-40. 被引量:2
-
9胡莹.复合档案馆可行性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9(9):63-64.
-
10马爱芝,王学光,王海东.数字档案馆中的档案鉴定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3):60-62.
-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1):3-3.
-
2毛海峰.上海科技界争做西部开发先行者[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5):15-15.
-
3容华.技术合作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1,13(2):61-62.
-
4陈宁.浅论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J].亚太经济,1996(1):35-37.
-
5黄苏宁.深港信息业合作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20(3):162-165. 被引量:2
-
6王英.交易成本与技术合作的规模与边界[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3):1-4.
-
7王为农.德国各机构在计量,标准,检验和质量[J].计量动态,1995(1):15-16.
-
8丁学超.谈跨省科技交流与合作[J].科学与管理,1991,11(3):7-8.
-
9孙红军.发挥科协外事工作的职能作用[J].科协论坛,2003,18(11):24-25.
-
10刘泽仁.德国与美国商讨建立联合科学机构[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2,14(5):6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