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预测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暴露在空气中的煤发生自燃的影响因素 ,如硫铁矿含量、煤质及煤岩组分、环境温度、煤炭粒度等 ,介绍了煤自燃倾向性的三种预测方法。
作者
石宪奎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化工与环境工程系
出处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Coal Processing &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关键词
原因
倾向性
煤炭
自然
影响因素
预测方法
分类号
TD75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68
1
肖旸,马砺,王振平,邓军,王威,向欣.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自燃过程的特征温度[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5):73-76.
被引量:51
2
许莉.
世界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12,24(6):70-72.
被引量:16
3
张松山,刘贞堂,高勤琼,郭汝林,娄全,林松.
煤尘爆炸性与挥发分关系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2):131-133.
被引量:8
4
厉悦,李湘洲,刘敏.
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特性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J]
.林产化工通讯,2004,38(5):14-17.
被引量:26
5
何启林,王德明.
TG-DTA-FTIR技术对煤氧化过程的规律性研究[J]
.煤炭学报,2005,30(1):53-57.
被引量:39
6
刘剑,陈文胜,齐庆杰.
基于活化能指标煤的自燃倾向性研究[J]
.煤炭学报,2005,30(1):67-70.
被引量:69
7
秦波涛,王德明,李增华,马汉鹏.
以活化能的观点研究煤炭自燃机理[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11-13.
被引量:41
8
陆伟,王德明,周福宝,戴广龙,李增华.
绝热氧化法研究煤的自燃特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213-217.
被引量:50
9
张立文,刘满.
采煤副产品──天然焦的开发与利用[J]
.中国能源,1994,16(10):10-13.
被引量:10
10
吴晓光,李树刚,徐精彩.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J]
.煤矿安全,2005,36(7):4-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张江平,倪子俊.
火电厂筒仓自燃原因及预防的探讨[J]
.山西电力,2006(2):55-57.
被引量:4
2
陈鹏,许红英,李立业,崔文权,梁英华.
煤炭自燃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2009,15(4):112-115.
被引量:1
3
徐凡,蒋剑春,孙康,刘雪梅.
活性炭官能团对其自燃性的影响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12,30(11):41-44.
被引量:5
4
张斌,刘建忠,赵卫东,袁绍,王智化,周俊虎,岑可法.
褐煤自燃特性热重实验及动力学分析[J]
.热力发电,2014,43(6):71-76.
被引量:29
5
秦云虎,王双美,朱士飞,吴国强,权巨涛,毛礼鑫.
苏鲁豫皖四省毗邻地区天然焦特征及燃烧特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50(5):23-3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马银戌,申张勇,严忠.
利用指标气体预测预报煤自燃火灾[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6):34-35.
被引量:3
2
高秀红,王思邯,李瑶,武丽娜,刘惠玲,孙悦.
花生壳生物质炭对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J]
.辽宁化工,2018,47(12):1195-1197.
被引量:3
3
秦丹丹,张铁铸.
浅谈火电厂煤仓防爆控爆必要性及相关措施[J]
.电子世界,2014(18):78-78.
被引量:3
4
魏琰荣,肖翠微,王乃继,王永英.
补连塔煤低温氧化特性的热重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16,22(1):77-81.
被引量:4
5
杨虓,王楠,孙阳阳,曹志华.
基于Model-fitting法褐煤自燃过程动力学的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5):179-181.
6
朱红青,罗明罡,向明汭,邬云龙,谭波.
煤燃烧特性热重试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4):40-45.
被引量:17
7
王晴东,王光华,陈彪,王国成,王世杰.
东胜褐煤与Yallourn褐煤热解过程中微波吸收特性[J]
.煤炭学报,2016,41(6):1540-1545.
被引量:4
8
罗明罡,谭波,向明汭,刘建荣,邬云龙.
贫氧条件干燥煤燃烧热重实验研究[J]
.热力发电,2017,46(1):42-48.
被引量:1
9
郭芬,武素茹,杨丽飞,李权斌.
铁矿和氧化铁皮的热力学特性[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53(2):177-182.
10
朱令起,刘聪,王福生.
林南仓矿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3):23-25.
被引量:1
1
贾淑洁.
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预测[J]
.科技传播,2013,5(10):86-86.
被引量:1
2
冉书明.
煤炭粒度分级筛卡堵问题研究与实践[J]
.煤矿机械,2014,35(4):179-181.
被引量:4
3
杨伟忠,刘优平,黎剑华,方建勤,颜荣贵.
地下工程岩爆的倾向性预测[J]
.中国钨业,2007,22(4):18-21.
被引量:3
4
朱东,徐初阳.
煤炭粒度及表面特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J]
.选煤技术,2008,36(2):21-23.
被引量:12
5
常永刚,贺昌斌,王艳萍.
露天矿煤层爆破机理与煤炭粒度关系分析应用[J]
.露天采矿技术,2009,24(4):18-19.
被引量:3
6
秦勇.
煤地质学研究进展(1993-01~1995-06)Ⅱ.煤岩学基础理论、应用及研究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24(2):12-18.
7
李德伟.
试论煤矿选煤厂动筛跳汰机的运用[J]
.科技与企业,2011(10X):98-98.
8
李晨曦.
带式输送机下螺旋溜槽的设计[J]
.中国煤炭,2014,40(S1):301-305.
被引量:3
9
谢应明,张国枢,戴广龙.
烟煤低温氧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1,21(1):7-9.
被引量:5
10
安文华.
关于粒度分级取消13 mm等的建议[J]
.煤质技术与科学管理,1997(3):28-28.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