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生产中几个运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培肥地力,改良白浆土,我场从1980年起全面推行秸秆还田。7年来,累计还田143万余亩,其中麦秸还田98.81万亩;玉米秸还亩11.71万亩,豆秸还田32.53万亩;
作者
许国钧
崔钦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国营八五五农场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1年第4期30-32,共3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改良
作物
产量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7
同被引文献
93
1
张晓文,赵改宾,杨仁全,王影.
农作物秸秆在循环经济中的综合利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107-109.
被引量:62
2
吕小荣,努尔夏提.朱马西,吕小莲.
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J]
.现代化农业,2004(9):41-42.
被引量:45
3
朱玉芹,岳玉兰.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3):106-108.
被引量:104
4
金成龙,全允基,马永凤,金学诛,方健孝.
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初报[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1):21-23.
被引量:15
5
李宪法,张湘桥.
当今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
.生态农业研究,1993,1(1):39-44.
被引量:10
6
薛坚,赵秉强,李凤超,李增嘉.
秸秆直接还田的定位研究[J]
.土壤肥料,1993(2):27-28.
被引量:26
7
刘鹏程,丘华昌.
稻草覆盖还田培肥地力的试验研究[J]
.土壤肥料,1993(3):35-37.
被引量:14
8
朱红霞,姚贤良.
有机物料在稻作制中的物理作用[J]
.土壤学报,1993,30(2):137-145.
被引量:12
9
杨中艺,余玉,陈会智.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Ⅰ意大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集约栽[J]
.草业学报,1994,3(4):20-26.
被引量:35
10
蒋维新,周广业.
作物秸秆对黑垆土的培肥效果[J]
.甘肃农业科技,1994,25(4):25-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朱玉芹,岳玉兰.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3):106-108.
被引量:104
2
陈述惠.
稻草连续还田肥效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07,22(3):8-11.
被引量:3
3
耿玉辉,吴景贵,李万辉,姜岩.
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76-79.
被引量:40
4
夏萍,江家伍.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1):106-108.
被引量:28
5
李凤瑞,史加亮,徐晓莹,张东楼,董灵艳,贾立洪,杨秀凤.
鲁西北地区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潜力分析[J]
.棉花科学,2015,37(6):19-22.
被引量:1
6
关兴照,李成泰.
秸秆直接还田试验应用效果研究[J]
.杂粮作物,2002,22(5):309-310.
被引量:13
7
辛国荣,杨中艺.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研究 Ⅶ黑麦草残留物的田间分解及营养元素的释放动态[J]
.草业学报,2004,13(3):80-84.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207
1
张超凡,张群威,耿令新,汤志军.
玉米秸秆田间粉碎性能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0,42(9):156-159.
被引量:2
2
刘毓,韩冰,吕战国.
园林绿化废弃物生态处理技术探讨[J]
.园林科技,2012(3):35-37.
被引量:13
3
翟琨,颜丽,王开勇.
辽中县耕地土壤资源现状、培肥途径及农业结构调整的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2004(4):43-45.
被引量:1
4
王洋,齐晓宁,王其存.
施用秸秆堆腐肥对黑土农田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32-134.
被引量:21
5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
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99-101.
被引量:68
6
石磊,赵由才,柴晓利.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沼气,2005,23(2):11-14.
被引量:124
7
周勇,许绮川,夏俊芳,吴一鸣.
高秆翻埋还田分禾镇压装置的设计与性能[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308-311.
被引量:5
8
沈菊培,陈利军.
土壤磷酸酶活性对施肥-种植-耕作制度的响应[J]
.土壤通报,2005,36(4):622-627.
被引量:27
9
李文革,李倩,贺小香.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6(1):46-48.
被引量:62
10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李键,蔡冰玲,林淑伟.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75-80.
被引量:65
1
魏廷举,耿全胜.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2(1):30-33.
被引量:16
2
张耀泉.
推广秸秆还田促粮稳定增产[J]
.农作物研究资料,1989(2):38-40.
3
景建华,蒋梅林,束国昌.
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J]
.江苏农机与农艺,2001(2):16-16.
被引量:3
4
郭建强.
努力管好用好国补机具[J]
.河北农机,2000(1):19-19.
5
吉兴军.
高寒地区秸秆还田地膜莴笋增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116-116.
被引量:1
6
宫琳.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65-165.
被引量:1
7
王爱军.
秸秆还田的农艺与工艺[J]
.农村机械化,1991(5):15-15.
8
姜正庆.
秸秆还田与发展可持续农业[J]
.农村机械化,1999(3):36-37.
被引量:2
9
黄印丽.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1997,8(9):36-37.
10
汪炎炳,徐建文.
秸秆还田培肥改土试验研究[J]
.土壤通报,1991,22(4):171-173.
被引量:23
土壤肥料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