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China Labor
同被引文献31
-
1寿新宝.关于事实劳动关系保护的法律思考[J].西部法学评论,2002(2):25-29. 被引量:2
-
2何志新,河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及先裁后审制度质疑──《劳动法》第82条、77条、79条评述[J].河北法学,1999,17(5):67-68. 被引量:2
-
3龙陈.劳动合同中的不作为欺诈及其法律适用浅析[J].当代法学,2002,16(1):125-128. 被引量:2
-
4彭华彰.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劳动法的关系定位[J].经济与法,2002(2):8-11. 被引量:1
-
5姚岚秋.从《工会法》修正案谈我国工会的职业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1):12-13. 被引量:6
-
6林嘉.论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法本质——兼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J].法学家,2002(1):116-121. 被引量:41
-
7郭文龙.劳动合同试用期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2(2):86-90. 被引量:20
-
8刘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J].湖湘论坛,2002,15(1):77-78. 被引量:2
-
9董保华.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6(1):51-54. 被引量:21
-
10张开祝.事实劳动关系探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16(2):121-1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姚岚秋.从《工会法》修正案谈我国工会的职业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1):12-13. 被引量:6
-
2漆婷.雇佣关系是特定的劳动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205-208. 被引量:4
-
3卢威.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起点的探讨[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33-35.
-
4刘敏,张莎.“包工头”之法律定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59-60.
-
5李洁.从一则案例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3):62-67. 被引量:3
-
1葛银慧.浅议我国行政诉讼应设立时效中断制度[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0):53-54. 被引量:1
-
2陈浩理.我国民法时效中断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J].法制与经济,2011,20(22):60-61. 被引量:1
-
3严凌振.从一起二审改判案例谈海事诉讼中的时效中断[J].法治研究,2008(7):70-72. 被引量:1
-
4严凌振.从一起二审改判案谈海事诉讼中的时效中断[J].中国海商法研究,2008,22(0):428-435. 被引量:1
-
5粟瑶,李晓丹.对民法中诉讼时效中断法定事由的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0):65-65.
-
6商志超.大陆与澳门刑法追诉时效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86-88. 被引量:5
-
7王积戎,李长军.消灭时效中断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山东审判,2004,20(3):63-66.
-
8张瑜.浅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3):153-153.
-
9徐兆基,肖道群.浅论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立法与实践若干问题[J].福州党校学报,2005(3):62-65.
-
10孙明阳.劳动争议仲裁可适用时效中断制度[J].中国劳动,2003(8):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