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学技术中的文化多样性
被引量:
4
On Cultural Diversit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史 ,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多元文化起源 ,具体分析了科技传统中的文化多样性 ,指出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中 ,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多样性对于民族的进步与文明。
作者
殷杰
郭贵春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文化多样性
科学哲学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8
1
丘亮辉.
科学文化的发展(论纲)[J]
.哲学动态,1995(6):25-25.
被引量:3
2
薛澜.
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9):4-8.
被引量:20
3
杨振宁.
中国文化与科学[J]
.科学新闻,2000(11):16-17.
被引量:11
4
薛其林.
引进·消化·创新:百年巨变的科技强国历程[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8,22(1):55-61.
被引量:1
5
高策,李志红.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15(2):39-42.
被引量:20
6
蔡仲.
数学与中西文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10):8-14.
被引量:5
7
李亚宁.
科学传统与文化重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2):17-25.
被引量:4
8
程贞一.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上的一些观点与成就[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4):306-32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殷玮璋.
二里头文化探讨[J]
.考古,1978(1):1-4.
被引量:34
2
徐旭生.
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
.考古,1959(11):592-600.
被引量:156
3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9(7):1-24.
被引量:133
4
严文明.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
.文物,1987(3):38-50.
被引量:260
5
黄翔鹏.
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J]
.文物,1989(1):15-17.
被引量:82
6
武书连 吕嘉 等.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7:49-70.
被引量:6
7
6,网大.2000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青年报,2000.6.8
被引量:1
8
7,uniranks.edu.cn.高校科技实力排名.中国教育报,2000.6.9
被引量:1
9
8,刘文.高校科技实力用哪把尺子量.中国教育报,2000.6.9
被引量:1
10
9,刘继安.质疑大学排行榜.中国教育报,2000.6.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0
1
张维忠,倪明.
论数学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2):99-103.
被引量:1
2
罗辽复.
生物信息学的兴起和生命科学的理性化[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1-5.
被引量:3
3
傅建球.
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
.桂海论丛,2002,18(3):66-68.
被引量:3
4
艾跃进.
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85-91.
被引量:1
5
廖伟.
论全球化时代的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功能的新特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04-307.
被引量:1
6
杨长春.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6):74-75.
被引量:2
7
陈俊钦,黄汉升,朱昌义,陈作松,韩淑艳.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5-8.
被引量:7
8
张培富,孙毅.
从“爱因斯坦与北大擦肩而过”论“李约瑟难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1-3.
9
杨长春.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6(2):33-34.
被引量:4
10
陈昭锋.
论国外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全球化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05(4):126-1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盖光.
从生物多样性走向文化多样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2):24-27.
被引量:9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3
丰斯·特龙彭纳斯.在文化的波涛中冲浪[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被引量:3
4
盛国荣.
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SST解读——兼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J]
.科学管理研究,2007,25(5):39-42.
被引量:11
5
张明国.
“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6):15-19.
被引量:59
6
肖峰.
论技术的文化形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6-9.
被引量:8
7
朱亚宗.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科技创新——科技地理史与科技地理学核心问题试探[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5):61-66.
被引量:14
8
王桂娥.
对创新思维的深层文化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7-8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
1
薛耀华.
技术引进的整合机制及其作用——基于“技术—社会—文化”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58-60.
2
史现明.
科技从单向性到多元性的回归[J]
.广西社会科学,2011(3):38-41.
被引量:1
3
毕亚杰.
SST视角下科学技术与文化关系探究[J]
.山西青年,2017,0(5):119-120.
被引量:1
4
李波.
郑和之路与中国近代航海科技发展[J]
.现代企业教育,2006,0(A03):137-13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艾亚玮,刘爱文.
技术哲学根基的历时之变[J]
.广西社会科学,2012(11):44-47.
2
李友春.
从中西方航海技术发展的对比浅探中国航海技术的兴衰[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6):151-151.
3
邓可卉,王子琪,张雷.
SST视角下的宋明绞经织物及其工艺转变[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6):65-70.
被引量:1
4
邓绍云,邱清华.
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思考[J]
.科学咨询,2018(36):1-3.
5
邓绍云,邱清华.
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1(7):116-118.
1
宋正海,李勇锋.
中国科技传统的缺陷(笔谈)[J]
.科学学研究,1998,16(2):1-11.
被引量:1
2
刘志宣.
胡锦涛耶鲁演讲给对外报道的启示[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1):16-19.
3
刘国能同志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J]
.兰台世界(上旬),1996(1):9-9.
4
邓志伟.
谈加强科技情报的调研工作[J]
.情报杂志,1982,1(3):15-18.
5
李鹏.
李鹏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
.科协论坛,1995,0(7):9-13.
6
钟学志.
正确认识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J]
.学会,1997(5):32-33.
被引量:1
7
沈庆云.
悠悠万事 导向为大[J]
.新闻知识,1996,0(12):3-3.
8
盂凡玲.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信息资源的融合[J]
.天津档案,2016,0(6):32-34.
9
弘扬科技传统凝聚发展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J]
.中国烟草学报,2013,19(6):124-124.
10
刘志宣.
胡锦涛耶鲁大学演讲给对外报道的启示[J]
.今传媒,2007,15(2):14-16.
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