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Chin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61
-
1倪金明,占昌炳.油茶胚轴嫁接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69-71. 被引量:15
-
2陈永忠,王德斌.湖南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概况[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23-27. 被引量:81
-
3周光龙,刘兴元,张永峰.漆树快速育苗试验研究[J].中国生漆,2003,22(1):28-31. 被引量:6
-
4张飞龙,陈振峰,张武桥,苏治国.秦巴山区漆树资源可持续发展及规模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生漆,2004,23(1):1-27. 被引量:18
-
5陈耀畅,李襄乔,占航东,潘富英.嫁接换冠改造油茶低产林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2,10(S1):169-172. 被引量:3
-
6李常伦,张仕吉.株洲市油茶生产现状、开发前景与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4,22(2):78-80. 被引量:21
-
7陈永忠,王德斌,彭邵锋,李党训,黄展鹏,庞文胜,粟粒果,刘欲晓.油茶“XL”系列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的选育[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5):17-20. 被引量:37
-
8黄永芳,陈红跃,雷治国,古定球.广东省油茶生产状况与发展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4,22(3):77-79. 被引量:61
-
9魏明祥,曾远华,刘长华,陈景煌.油茶系统选择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3,11(2):30-36. 被引量:10
-
10汪维勇.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6):57-5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6
-
1刘晓莉,沈万芳,占昌炳,束庆龙,张鑫.影响油茶高枝嫁接成活率主要因素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47-148. 被引量:16
-
2张日清,丁植磊,张勖,闻丽.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被引量:115
-
3郑育桃,李林松,雷小林,刘丽婷,徐林初.日本黄栌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6,24(4):67-70. 被引量:15
-
4徐家洪,曾晴,张毛宁,胡新文,吴友根,王健,陈金辉,赖杭桂.插皮接技术在海南油茶低产林高接换冠的应用[J].热带生物学报,2019,10(1):47-51. 被引量:5
-
5侯立英.广西油茶低产林高位嫁接换冠及管护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3,17(21):161-163. 被引量:3
-
6雷治国,黄永芳,何会蓉.油茶及其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3,21(4):123-125. 被引量:65
二级引证文献209
-
1梁诗强.罗源县油茶优良无性系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23,43(1):65-68.
-
2童俊,杨守坤,陈法志,陈志伟,翟敬华,徐冬云.野漆树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16-20. 被引量:4
-
3何学友,蔡守平.福建省油茶病虫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4):181-184. 被引量:14
-
4彭邵锋,陈永忠,王湘南,王瑞,马力,陈隆升.油茶育种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6):32-38. 被引量:23
-
5黄永芳,陈锡沐,雷治国,陈永忠,彭邵峰.油茶种质资源RAPD分析I.DNA提取和PCR扩增条件建立[J].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2):22-25. 被引量:16
-
6段琳,杨光道,束庆龙,郑红兵.油茶果皮颜色对炭疽病的抗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5,23(2):9-12. 被引量:11
-
7林光平.ABT生根粉在油茶扦插育苗上的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5,23(3):36-38. 被引量:43
-
8廖星,王汉中.木本油料是我国南方山区有待开发的重要财富[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4):17-20. 被引量:7
-
9谭晓风,胡芳名,谢禄山,石明旺,张党权,乌云塔娜.油茶种子EST文库构建及主要表达基因的分析[J].林业科学,2006,42(1):43-48. 被引量:59
-
10范振富.福安市油茶优良品系引种栽培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6,24(2):22-25. 被引量:28
-
1彭安生.祁阳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1):70-70. 被引量:2
-
2陈耀畅,李襄乔.嫁接换冠改造油茶低产林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1989(4):15-16. 被引量:2
-
3张强.低产油茶的改造[J].湖南林业,2009(3):23-23. 被引量:2
-
4谢雨露.油茶高接换冠技术[J].中国林业,2001(07B):46-46. 被引量:4
-
5方笑中.低产油茶高接换冠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6(3):31-31. 被引量:6
-
6陈少华.板栗的高接换冠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4(3):37-37.
-
7刘年英,曾德蔚.适宜山区特点的措施促进了赣县产地检疫[J].中国动物检疫,2000,17(2):14-14.
-
8邓标,王栋梁,杨忠心,谭锦华.高接换冠技术在油茶良种繁育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1S):51-52. 被引量:1
-
9廖掌德.李高接换冠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4,20(7):39-39.
-
10韦靖开,陆新照.应用高接换冠技术对低产经济林的改造[J].现代园艺,2013,36(11):39-40.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