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琯溪蜜柚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品质的措施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187
-
1张太平,彭少麟,王峥峰,陈碧琛.柚类种质资源研究与保护概况[J].生态科学,2001,20(3):8-13. 被引量:18
-
2刘文,董赛丽,梁金亚.果胶的性质、功能及其应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18-121. 被引量:27
-
3周殷,胡长伟,李鹤,李建龙,周红,黄家生.柚子皮吸附剂的物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87-91. 被引量:54
-
4李真,黄榜森,刘长明,梁炳林.柚子成就千秋伟业——“广西沙田柚村”容县千秋村见闻[J].农家之友,2011(4):4-5. 被引量:2
-
5龚盛昭,陈秋基,杨卓如.从沙田柚皮中提取精油的工艺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3,33(6):400-402. 被引量:25
-
6李海林,翟小芬.低糖果酱制造条件对产品保存性的影响[J].山东食品科技,2004,6(8):25-26. 被引量:4
-
7龚盛昭,杨卓如.微波协同提取柚皮果胶的条件优化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4):87-90. 被引量:17
-
8朱长甫,陈星,王英典.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相关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6):609-618. 被引量:108
-
9陈秋夏.我国柚类及其研究概况[J].福建果树,2004,22(4):6-9. 被引量:28
-
10夏抗生,陈曼云,叶茂宗.瓯柑和温州蜜柑、椪柑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及理化性质的比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15(3):86-9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5
-
1谢建华,叶文武,庞杰.柑橘类果实枯水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04,4(5):3-6. 被引量:10
-
2陈秋夏.我国柚类及其研究概况[J].福建果树,2004,22(4):6-9. 被引量:28
-
3刘玉梅.柚皮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下),2012(8):113-114. 被引量:1
-
4苏龙.盐析法提取柚子皮果胶工艺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4,33(6):71-74. 被引量:5
-
5陈显玲,苏龙.柚子皮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18):54-56. 被引量:3
-
6孙睿婷,刘冬梅.柚皮蜜饯脱苦工艺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0(4):250-251.
-
7田晓菊.柚子皮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15,18(4):50-54. 被引量:22
-
8滕飞,王志洁,吴亨,邱泽菁.沙田柚柚子皮盐碱脱苦及干燥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7,42(8):126-130. 被引量:13
-
9李晶,窦润秋,周栋,周平.不同果肉颜色蜜柚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J].东南园艺,2018,6(1):13-16. 被引量:1
-
10段丽丽,刘倩,田怡.不同杀菌方式对低糖香蕉柚子皮复合果酱的影响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1):18-2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17
-
1傅德明,程昌凤,余宏斌,周达伟,付琼玲.土壤含水量对丰都红心柚番茄红素形成影响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6(06S):15-15. 被引量:2
-
2王瑛,龙显著.鄂西南地区柚果实性状的分析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48-3348. 被引量:2
-
3卢华琼,苏智先.部分柚类品种的数量分类和主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10-5511. 被引量:7
-
4卢华琼,苏智先.部分柚类品种主要果实性状变异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20-222. 被引量:12
-
5王青山,邓放明.柚、柑桔副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7):182-186. 被引量:6
-
6王涛,林媚,黄雪燕,陈丹霞,冯先桔,温明霞.温岭高橙贮藏期果实性状、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变化[J].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12-14. 被引量:8
-
7周殷,胡长伟,李建龙.柚子皮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5):49-54. 被引量:55
-
8郭秀珠,陈巍,黄品湖,刘洪见.不同叶面肥对永嘉早香柚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9,50(2):269-272. 被引量:16
-
9郭秀珠,陈巍,黄品湖,刘洪见.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2):163-166. 被引量:3
-
10黄品湖,陈巍,郭秀珠,刘洪见,黄天建.叶面肥在四季柚上应用效应[J].农业科技通讯,2009(7):63-6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