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雨洪利用的构想
被引量:
10
On Utilization of Urban Rainfall Floo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雨洪利用是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的一个好的途径.城市雨洪利用的实质是利用弃水,化弃为用,兴利除害,且技术条件具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具体途径包括雨水集流、水域返还、生态河堤、控制排污及流域同治.
作者
陈玉恒
机构地区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关键词
城市
雨洪利用
雨水集流
生态河堤
水资源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11
1
城市防洪课题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防洪规划,2001(03).
被引量:1
2
董文虎.浅谈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水权,2001(01).
被引量:1
3
张泽中,杨东东,翁常东,李淼,彭向训.
节能环保型城市雨水集蓄系统设计[J]
.人民黄河,2010,32(7):49-50.
被引量:2
4
胡庆华.
城市雨水排水与雨洪利用[J]
.东北水利水电,2009,27(9):45-46.
被引量:2
5
胡德胜,马兴华,左其亭,胡晓栩.
绿地规划建设模式与城镇雨洪资源利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9):12-15.
被引量:5
6
高湘,王国栋,张明.
浅谈规划中的城市雨洪利用[J]
.山西建筑,2008,34(26):180-181.
被引量:3
7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8
顾正斌,侯毅凯,王慧勇.
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6):12-14.
被引量:4
9
张静,何俊仕,王本德.
城市排涝体系优化规划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4):544-549.
被引量:18
10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汪恕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草案)》的说明——2001年12月24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5):371-374.
被引量:5
2
郑兴,周孝德,计冰昕.
德国的雨水管理及其技术措施[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2):104-106.
被引量:77
3
李俊奇,余苹,车伍,邱少强.
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的优化[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3):49-52.
被引量:29
4
刘武艺,邵东国,贺新春.
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0-113.
被引量:4
5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6
李根生,刘凤霞.
城市雨洪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1):29-31.
被引量:9
7
潘安君,张书函.
北京城市雨洪利用总体构想[J]
.北京水务,2006(1):31-33.
被引量:8
8
王彦红,韩芸,彭党聪.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及分析[J]
.环境工程,2006,24(3):84-85.
被引量:23
9
谢小萍,李文驹.
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华中建筑,2003,21(5):94-95.
被引量:9
10
周玉文,邴守启,赵树旗,汪明明,丁年,张武强,刘江涛.
深圳市雨洪利用规划探讨[J]
.给水排水,2007,33(2):39-41.
被引量:7
<
1
2
3
4
>
共引文献
45
1
崔忠义,石宇,霍惠玉.
沈阳市雨水资源利用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8):122-122.
被引量:2
2
张志政,张迪,王惠.
西安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53-15155.
被引量:1
3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4
林锦霖.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2):66-68.
被引量:7
5
张崇厚,高晓磊.
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794-797.
被引量:26
6
赵慧芳,苏德荣,赵会娟.
水泥混凝土路面集雨产流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229-232.
被引量:10
7
汪斌,周培军.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模式探讨与研究[J]
.河南建材,2009(5):150-151.
被引量:4
8
毛慧慧,李木山.
海河流域的雨洪资源利用[J]
.海河水利,2009(6):7-9.
被引量:6
9
江义妙.
城市排涝规范问题探析[J]
.中国科技财富,2010(8):284-284.
10
唐安中.
石化区雨水收集与回用模式初探[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26(2):38-42.
被引量:2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宜瑜,吕宪国.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
.湿地科学,2003,1(1):7-11.
被引量:240
2
汪恕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草案)》的说明——2001年12月24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5):371-374.
被引量:5
3
郑兴,周孝德,计冰昕.
德国的雨水管理及其技术措施[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2):104-106.
被引量:77
4
李俊奇,余苹,车伍,邱少强.
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的优化[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3):49-52.
被引量:29
5
刘武艺,邵东国,贺新春.
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0-113.
被引量:4
6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7
李根生,刘凤霞.
城市雨洪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1):29-31.
被引量:9
8
潘安君,张书函.
北京城市雨洪利用总体构想[J]
.北京水务,2006(1):31-33.
被引量:8
9
王彦红,韩芸,彭党聪.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及分析[J]
.环境工程,2006,24(3):84-85.
被引量:23
10
谢小萍,李文驹.
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华中建筑,2003,21(5):94-95.
被引量:9
<
1
2
3
4
5
>
引证文献
10
1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2
张静,何俊仕,王本德.
城市排涝体系优化规划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4):544-549.
被引量:18
3
顾正斌,侯毅凯,王慧勇.
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6):12-14.
被引量:4
4
高湘,王国栋,张明.
浅谈规划中的城市雨洪利用[J]
.山西建筑,2008,34(26):180-181.
被引量:3
5
胡德胜,马兴华,左其亭,胡晓栩.
绿地规划建设模式与城镇雨洪资源利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9):12-15.
被引量:5
6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7
胡庆华.
城市雨水排水与雨洪利用[J]
.东北水利水电,2009,27(9):45-46.
被引量:2
8
张泽中,杨东东,翁常东,李淼,彭向训.
节能环保型城市雨水集蓄系统设计[J]
.人民黄河,2010,32(7):49-50.
被引量:2
9
李光耀,安再展,张正雄,胡尧尧.
自动排沙蓄水容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1):340-342.
10
张云路,李雄,邵明,汤林子.
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绿地雨洪管理规划研究——以通辽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97-10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崔忠义,石宇,霍惠玉.
沈阳市雨水资源利用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8):122-122.
被引量:2
2
张志政,张迪,王惠.
西安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53-15155.
被引量:1
3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4
林锦霖.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2):66-68.
被引量:7
5
张崇厚,高晓磊.
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794-797.
被引量:26
6
赵慧芳,苏德荣,赵会娟.
水泥混凝土路面集雨产流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229-232.
被引量:10
7
汪斌,周培军.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模式探讨与研究[J]
.河南建材,2009(5):150-151.
被引量:4
8
毛慧慧,李木山.
海河流域的雨洪资源利用[J]
.海河水利,2009(6):7-9.
被引量:6
9
江义妙.
城市排涝规范问题探析[J]
.中国科技财富,2010(8):284-284.
10
唐安中.
石化区雨水收集与回用模式初探[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26(2):38-42.
被引量:2
<
1
2
3
4
5
6
>
1
贾贤传.
略论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1):27-27.
被引量:14
2
王明安,赵桂真,段伟华.
关于沂河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27(6):83-84.
被引量:3
3
田方.
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及建设管理[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2):346-346.
4
姜铁兵,梁年生,张勇传,康玲.
山区雨水集流技术研究(英文)[J]
.水电能源科学,1998,16(1):15-21.
被引量:2
5
周作旺.
论雨水集流对涠洲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J]
.广西地质,2000,13(4):71-74.
被引量:2
6
武福学,高自强.
关于雨水集流工程设计问题的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5,31(4):34-39.
被引量:1
7
王彦林.
雨水集流微蓄水技术的实施[J]
.中国工程咨询,2012(6):47-48.
8
罗健萍.
浅谈深圳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5):9-10.
被引量:1
9
魏正华,张建南.
水乡绍兴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初探[J]
.浙江水利科技,2005,33(2):44-46.
被引量:2
10
周振昉.
衡水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问题及对策[J]
.水资源研究,2013,34(4):26-28.
<
1
2
>
水利发展研究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孔令东
潘颖
王闯
朱悦
李建梅
段金廒
詹华强
刘强
阿基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相关主题
模型动物
药理学
中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