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改革》
2002年第3期8-8,共1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22
-
1胡超宏.迁徙自由、平等权与社会保障[J].理论月刊,2009(1):141-143. 被引量:3
-
2张千帆.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J].法学,2004(7):51-61. 被引量:17
-
3谢素珺.公民迁徙自由权视角下的限制出境制度批判[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3):78-80. 被引量:3
-
4张千帆.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J].北大法律评论,2005,6(1):564-592. 被引量:13
-
5曾祥华.对迁徙自由的宪法学思考[J].政法论丛,2003(6):20-24. 被引量:16
-
6张清.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以平等权和上访权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5(2):24-33. 被引量:18
-
7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1):17-24. 被引量:17
-
8谢俊平,谢锐勤.从户籍限制走向迁徙自由[J].岭南学刊,2007(5):119-122. 被引量:3
-
9朱应平.默示性迁徙自由的宪法学解析[J].求是学刊,2008,35(2):83-88. 被引量:7
-
10邢爱芬.国际间迁徙自由探析[J].法学杂志,2009,30(3):67-7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6
-
1温世扬.民法典视域下的“人身自由”[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30-45. 被引量:13
-
2李伯轩.引智新形势下外国机制革新的人来华工作法律监管原则与路径[J].当代经济,2019,36(7):8-13. 被引量:1
-
3邢益波.“迁徙自由”传统边界的消失--以《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的形成为中心[J].人权研究,2022(1):81-101.
-
4吴红宇,沙家辉.公民权益与政府权力的嵌合困境及其链接方略——以合村并居为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24(2):130-139. 被引量:2
-
5孟祥瑞.语言权利的规范内涵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4):180-191. 被引量:1
-
6赖伟能.“五四宪法”中的迁徙自由——兼议新中国立法过程中首次合宪性审查[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4(6):165-178.
-
1杨宏山.自由迁徒激活中国[J].中国经济快讯,2003(18):20-21.
-
2张双喜.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意义[J].人权,2005(2):30-32.
-
3赵巍.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与政策选择[J].学术论坛,2007,30(1):116-120. 被引量:11
-
4张天,张静杼.关于澳大利亚人口的几个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3):144-153.
-
5焦洪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迁徒[J].中华儿女,1999,0(1):8-11.
-
6美国西部开发史[J].理论与当代,2000,0(4):37-37.
-
7金平,徐峰.“伊甸园”的亚洲人[J].世界博览,1993,0(1):18-20.
-
8沈已尧,吴藜.19世纪以来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J].世界民族,1993(5):18-20. 被引量:2
-
9夏玉清,孔慧.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在新加坡的印度人[J].世界民族,2011(3):57-61.
-
10李瑞.民族形成方式论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11(4):31-33.
;